溺水后别倒水
2006-06-16

 夏天来了,游泳、戏水的时节也到了,“注意安全”虽然年年讲,但意外仍时有发生。据统计,溺水是我国人群意外伤害致死的第3位死因,占意外死亡总数的10%。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缺少安全防范意识,遇到意外时不能沉着自救;另一方面则是急救措施不当导致时机贻误。因此,掌握正确的急救知识能极大地挽救伤者的生命。
  有的人认为,既然水是罪魁祸首,就应该尽快把呛进的水倒出来,于是将伤者背朝上、头朝下进行“倒水”。有的则把伤者扛在肩上,快步奔跑,寻找医院。这些做法都是错误的,只会浪费时间,丧失抢救时机。

  事实上,人溺水后,水、泥沙、杂草等会堵塞呼吸道,并且喉、气管、支气管会产生反射性痉挛而导致窒息,这是引起溺水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将溺水者救出水后,如果发现神志丧失、颈动脉搏动消失,就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即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专业人员应给予电除颤。正确的做法是:将患者仰卧于坚实地面或木板上,施救者用一手掌根部按住伤员胸骨下1/3处,另一手置于前一手背上,两臂伸直用力向下压迫胸骨(成人下陷4—5厘米、儿童下陷2—3厘米),每分钟按压100次。口对口人工呼吸,吹气频率成人8—10次/分,儿童18—20次/分。吹气与按压的比率为30:2,即30次按压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有时患者虽然已瞳孔散大,坚持有效的复苏后,再转医院进一步治疗仍有可能康复。

  为了避免发生溺水不幸,发热、癫痫、酒后神志不清者,均不宜游泳。健康者下水前应先活动身体,如水温低应先在浅水处用水淋洗身体,待适应水温后再游,以免引起抽筋而发生意外。若小腿或脚趾抽筋,要先吸一口气仰浮水上,用对侧手握住抽筋的部位,用力向身体方向拉。救人时,如被溺者抱住,应放手自沉,使溺者离开,必要时再救,否则救人不成反而陪上性命。▲

文章来源:生命时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