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均称为生命表征,此表徵均能显示人体的生命状况。
每个人因其健康状况而其生命表徵均有转变;但平均来说,一般健康的成人的生命表征,都有一个正
常的范围:
成人生命表徵 | 正常范围 |
体温 | 约360C至370C之间 |
脉搏 | 约每分钟60至80次 |
呼吸 | 约每分钟16至20次 |
血压 | 约140-100/90-60mmHg |
体温(Body Temperature)
体温能反映体内产热和散热的情形;成人的正常体温范围是360C至370C之间。体温常因运动、沐浴、
过冷或过热之环境而有所改变。
量度体温的方法
一 用物准备:
体温计(口试或肛试)
纸巾或棉花
纸及笔
有秒针的表
若为肛试,应备润滑剂,如凡士林。
a) 口试体温:一般成人均适合用此法,但昏迷、抽搐、呼吸困难或有剧烈咳嗽者或五岁以下小童均不适合用此法。
— 施行程序:
·检查前十五分钟,受照料者人在床或椅子休息,并避免进食、饮水或吸烟等。
·将体温计的水银柱摇落至350C以下。(摇的方法:以姆、食、中三指持体温计上段
约1/3处,玻璃球向下,然后用力摇一次或数次,使水银柱落下)
·将体温馨计放于受照料者舌下,并教导他紧合双唇,勿用牙咬或说话;并用手固定
体温计。
·两分钟后取出体温计抹净,细读度数,然后记录。
·将水银柱摇低,用火酒将体温计净备用。
b)肛试体温:适用于五岁以下或任何年龄的昏迷者。
— 施行程序:
·先将专用作肛试之体温计摇落至水银注350C以下,用纸巾或棉花球蘸润滑剂约
2.5至3.5厘米(cm)。
·受照料者的位置:
成人:侧卧,轻揉地将体温计置于肛门内约3.5至5厘米(cm)。
婴儿:仰卧,解开襁褓,有粪污者先清洁之;一手提高婴儿双足,另一手将体温计置于肛门内约1.5至2.5厘米(cm)。
照料者必须继续手持体温计于原有位置一分钟。
·将体温计取出、抹净、细读度数、然后记录之。
·将水银柱摇落,用火酒将体温计抹净备用。
·记录时应注明是肛试体温,因用此法量得的体温较从中量得的体温稍高出1/20C。
c)腋试体温:适用于昏迷、随时抽搐、呼吸困难、剧烈咳嗽或口部有创伤者。
— 施行程序:
·确知受照料者于检查前十五分钟没有进行冷或热水浴及剧烈活动。。
·将体温计摇落至水银柱35oC以下。
·边体温计放置于腋下,但勿暴露受照料者。协助受照料者之受检查边手臂夹紧体温计和横置胸部。
·照料者必须确保体温计置于下三分钟,后取出细阅读数并记录。
·将水银柱摇落,用火酒将体温计抹净备用。
·记录时应证明是腋试体温,因用此法量得体温较从口度所得的体温稍低出1/20C。
脉搏(Pulse)
当心脏左心室收缩时,血液被压迫流进全身的动脉,动脉管壁因而产生一连串的波动,这就是脉搏,
可在流经骨突处的动脉感觉其跳动。
当检查脉搏时,应注意其速率、节律及强度。
正常的脉率:
— 不同年龄有不同的脉率:
初生儿至一岁: 可高达 每分钟约160次
二至五岁: 每分钟约100次
五至十岁: 每分钟约80-90次
成年人: 每分钟约60-80次
— 在以下情况时脉搏速率便会增快:
a)精神紧张、愤怒或惊恐时
b)身体有感染
c)出血
d)心脏疾患
检查脉搏的位置:
最常用作测量脉搏的位置是桡动脉的脉搏。桡动脉经过桡骨的上方,约在大姆指下近手腕处。
检查脉搏的方法:
— 用物准备: 有秒针的表
记录簿
笔
— 施行程序:
·协助受照料者坐或卧于一松弛舒适之位置。
·照料者以食、中及无名指三指轻按桡动脉,然后数脉搏速率一分钟,同时注意其 节律及强弱。
·将脉搏数目记录于记录簿上。
相关阅读:家居护理—生命表徵(下)
文章来源:香港圣约翰救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