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总结了2014年全市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工作情况,部署了2015年工作任务;向2014年获得5A、4A及部分3A等级的社会组织授牌;厦门市资产评估协会、台湾澎湖县旅游发展协会厦门市代表处等5个单位代表介绍了开展社会组织工作的经验。
本次会议在充分肯定2014年全市社会组织建设与管理工作所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2015年要办的七项主要工作。
一是要深化登记管理体制改革创新。要建立健全直接登记与双重管理相结合的社会组织登记制度,完善直接登记程序;扩大“一业多会”的适用范围;进一步完善社区社会组织登记备案双轨制,建立健全以区民政部门为中心、街镇为主体、居委会为基础的三级管理模式,争取2015年全市每万人拥有社区社会组织10个。
二是要完善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体系。重点培育发展行业协会商会和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争取2015年底将全市符合登记备案条件的社会组织纳入登记备案范围; 2015年要举办2期社会组织能力建设培训班。
三是要优化社会组织发展环境。健全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制度,开展第2批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和购买服务资质申报工作,制定具备承接政府职能资质的社会组织目录;指导社会组织申报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落实社会组织税收优惠政策; 继续做好社会组织宣传工作,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四是要健全社会组织综合监管机制。探索建立多部门联合执法机制,加强执法监察,社会组织年检率继续保持在90%以上,到2015年底,全市凡成立2年以上的社会组织评估率要达到75%以上;建设“厦门市社会组织法人数据库”,完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市、区两级登记管理机关信息平台;规范退(离)休干部在社会组织中兼职任职工作。
五是要发挥好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孵化基地)引领作用。进一步推进厦门市两岸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和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着手厦门海峡两岸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二期工程立项申报工作,规划建设面积为2000平方米,入驻培育30个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和台湾社团在厦代表机构;继续做好区级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设,探索区、街、社区三级社会组织孵化与服务体系。
六是要推进社会组织对台交流交往。大力支持台湾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环保、体育、慈善等领域的民间非营利组织在厦门设立代表机构,完善代表机构备案管理制度;每年至少组织1至2次有实际内容和成效的赴台交流活动;邀请台湾社会组织参加海峡论坛等高层次的交流活动,鼓励涉台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推进两岸交流合作。
七是要加大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要把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基本信息纳入登记备案,收入“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信息系统”和“厦门市社会组织法人数据库”;要扩大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覆盖面,加强分类指导,坚持“属地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科学合理确定党组织隶属关系,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党员和党组织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全面加强,推进社会组织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