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心情别带到长假后
【针对人群】
假期中出游时有不愉快经历、曾过度狂欢、整个假期无所事事的人。
【症状】
匆匆忙忙从假期转入工作,没有整理好自己的假期情绪,有的牢骚满腹,有的兴奋不已,有的感到极度空虚,这些情绪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工作。
【良方】
“五一长假让人有大量可自由支配的时间,但不同的经历留给人们的不一定都是愉快和欢乐。实际上每个人的情绪好坏完全在于自己,而不在于外界的环境。”郑州市第八人民医院医生、国家级心理咨询师杨勇超说。不要受假期心情干扰,不将假期中或好或坏的心情带到节后的工作中,面对假期中不好的经历和由此带来的情绪,要学会洒脱;如果感到自己解决这些问题比较困难,可以考虑找心理医生,给自己做个全面的心理评估,从整体上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第一天,不妨拈轻怕重
【针对人群】
长假时工作、学习时钟被打乱,长假后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人。
【症状】
长假后走进办公室,面对原本得心应手的工作,开始紧张或厌倦,工作时注意力难以集中,整个人无精打采。
【良方】
郑州福斯特咨询服务有限公司首席心理咨询师彭熠介绍,节后要想尽快且高效地投入工作,上班的第一天,可以先挑选一些轻松的工作去做,等状态渐渐调整过来了,再慢慢地去做一些有难度的事情。工作中还要学会放松,出现焦虑、恐惧感时,就去放松一下。有些人总是习惯于为那些尚未或者根本不会发生的事情担忧,如怕业绩下降、怕工作失误,从而使自己长时间处于忧心忡忡的状态,这样对自己、对工作都很不好。因此,要学会经常提醒自己,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做好眼前的事情上,烦躁时可以通过听音乐、读书等进行自我调适,尽快进入工作状态。
拨正错点的肠胃时钟
【针对人群】
长假期间海吃海喝的人。
【症状】
平时工作忙,五一成了和家人朋友聚会的最佳时机,于是对朋友的邀请照单全收,不就是多吃几顿饭嘛!为此,经常要赶场出席,七天下来,一提吃饭,就心惊,再美味的食物也提不起兴趣。
【良方】
郑州市中医院消化内科主任成泽惠说,长假期间的大吃大喝和饮食不规律势必会让肠胃受到伤害,引发腹胀、恶心、厌食甚至失眠等症状,不过这种伤害一般一周后都会恢复正常,不必过分担心,可适当吃一些健胃消食片或山楂片。但对肠胃本来就不好的人来说,要避免吃口味偏酸的食物,而应该多吃豆制品、牛奶、猪肉、牛肉、鱼、蛋等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多吃碱性食物如新鲜水果蔬菜、乳制品和含有丰富维生素的食物等,再适当地做一些运动,如轻快的步行、慢跑、跳舞、伸展等,这些可使心跳加快、出汗的运动,能让自己的身心动起来,胃口也会调整到正常状态上来。
运动也能解乏
【针对人群】
长假时“狂玩”了一把的人。
【症状】
游山玩水,着实使人心旷神怡,可旅游归来,一些人特别是平时忽略运动的办公室族会感到腰酸背痛、四肢乏力、身心疲惫,有的甚至影响日常工作。
【良方】
“对于不经常锻炼的人来说,外出旅游很容易出现肌肉酸痛,旅游后短暂的休息有利于精力恢复,而适度的运动和合理的饮食能够很好地缓解疲劳。”郑州维体·时尚健身俱乐部健身教练王超说,从运动生理学来说,休息分为积极的休息和消极的休息,积极的休息指的是小强度的锻炼,而消极的休息指的是睡眠。旅游归来,适当的休息有利于体力的恢复,但是睡眠过度反而不能缓解疲劳。因此,旅游回来不妨做一些放松体操,给身体一个缓冲。
“体内乳酸分泌过多,会导致肌肉酸痛,适度按摩、捶打肌肉,以及一个温度适宜的热水澡能够很好地缓解疲劳。”王超说,过量的体力运动造成肌肉群产生的乳酸堆积,按摩有助于乳酸尽快被血液吸收。方法是用手捏或用拳头轻轻敲打小腿、大腿及手臂、双肩、背部,使肌肉得到放松。而洗澡可清除体表代谢产生的废物,扩张毛细血管,有效消除疲劳。水温最好为40℃左右,一般洗15~20分钟即可。当然热水泡脚有解乏安眠的作用,水温可略高一点,以感到“烫而不伤人”为宜。
文章来源:今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