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宁津启动公益助老新模式
2014-12-10来源:中国山东网德州频道 作者:李金方 张丽红
   站在办公室的窗前,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中医院院长石洪柱讲述着他们要推行医养结合的未来规划。而现在正在实行的“公益助老”活动无疑给未来推行医养结合探索着经验。宁津县中医院“公益助老”活动开展以来,全县11个敬老院867名老人都有了健康档案,230余名老人接受过住院治疗,减免金额约为32万余元。


    小病不用抗,院内有了专家团队,义诊车定期开进敬老院

  12月8日上午8点,天气虽然有点寒冷,宁津县中医院大医精诚志愿者服务队已准备好,药箱、心电图机、血糖仪……公益助老义诊车准时启动。经过40多里的颠簸,义诊车开进了县杜集镇敬老院。

  车刚停稳,老人们热情的迎上来和医务人员打着招呼。每周一次定期的义诊,已经让大夫们对这些老人的病情了如指掌,老人们也把医护人员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大爷您的血压还得控制一下,开的药得接着吃。”在杜集镇敬老院,县中医院副主任医师韩丽带领医护人员正在给老人们查体。公益助老活动启动以来,这已经是义诊车第10次开进这所敬老院。

  院长助理兼内科主任韩丽介绍说:“医院组织精干力量,分成两个医疗小队,每周一、二、三都会定期到各敬老院义诊;每次义诊都会带仪器过来,病情轻的需要用药物治疗的,我们都是免费发放给老人,病情重的老人需要入院治疗的我们有专车专门接送老人入院”

  “他们每周来一次给老人们查体,老人们得个小病根本不用出门。”杜集镇敬老院院长王福华告诉记者,敬老院里虽然有个卫生室,却没有专业医护人员,院民得了病就拿点药,实在挨不住就去镇卫生院。但因为敬老院工作人员少,交通工具缺乏,就算去镇卫生院也常常成为难题。“他们能过来义诊,真是解决了我们敬老院的大问题。”

  为了下乡给老人做检查,最初医院是由两辆公车来回接老人入院出院,可公车都是小轿车,老人上下车不方便,而且承载能力有限,县中医院将原有的一辆公车拍卖,所得的款项购置了一台9座面包车接送老人,活动开展三个多月来,走遍了全县11个乡镇敬老院,行程1万来里路,为全县867名老人建起了健康档案。随着定期的义诊,很多老人的病情得到了及时防治。同时,老人住院所需的一日三餐,也全部由医院提供。“对于不能自理的,我们还会有专门的护工陪护。”院长石洪柱说。

  大病免费医 老人住院吃饭不花钱

  “多亏了你们,我才捡回来一条命。” 在宁津县保店镇敬老院,75岁的王永诚握着县中医院主治医师乔成建的手感激地说道。

  这事得从2个多月前说起。今年四月份开始,王永诚出现了肠胃不舒服、涨肚的现象,曾陆续在当地门诊和几家医院就诊。诊断为肠梗阻。因老人年事已高,并患有心脏病、高血压,体质极差,一直采取保守治疗。如果手术将面临很大的风险;外加敬老院医疗经费有限,老人的病就一直拖着。

  当医疗小分队来到保店敬老院时发现老人病情比较重,已不能再耽搁,须尽快进行手术治疗。接诊医师乔成建说:“当时病人发病时间比较长,体质比较差,手术风险很大,考虑做手术就有可能下不来手术台,但是不做手术,病人没有生还的希望。我们及时汇报院领导,得到指示,开启绿色通道,为及时手术争取了时间。”

  10月4日,乔成建医生亲自主刀,顺利地完成了手术,经过半个月的恢复治疗,老人身体逐步康复。整个手术医药费用2万元,除去老人新农合报销外,剩余费用全部由医院垫付。此外,治疗期间的一日三餐,外加医务人员陪护全部由医院承担,没让老人自己花一分钱。

  据了解,自公益助老活动开展以来,像王永诚这样接受住院治疗的老人不在少数,截至目前,医院已垫付医药费用32万余元。

  细致关怀 人性化服务

  记者采访时看到保店镇敬老院的老人邓连珂正在内科病房休息, 病房的其他两个床位住着的是他的两个同伴。院长助理、内科主任韩丽告诉记者,邓大爷在敬老院出现了吐血的现象,他们接到电话后就立即派车去敬老院把老人接了过来,病房的另外两个床位就留给他的两个陪同老人,不再安排其他病人入住。她说,医院各科室都是这样,不计较科室利益,每个科室专门为老人留出三四张床位,有时会因为敬老院老人来的多,再有其他患者只能另外加临时床位。各科室都把老人安排在离护士站最近的位置,这样做方便了老人,护士巡视更加及时。

  “当时我们一看情况不对,就打了医院电话,不到半个小时,老人就被接走了。”保店镇敬老院副院长商玲玲告诉记者,老人们虽然平时有生活费,可是住院治疗等花销根本就不够,就算有敬老院帮着承担,可是能力也有限,医院开展这个活动以来,老人受益最明显。

  看到记者采访,即将出院的李大娘告诉记者:“这的医生护士对俺们可好了,大爷长大娘短的,叫的心里可热乎了。在这住院不花钱,吃饭还不花钱。一天三顿饭到点就给送到病房来,天天不重样。护士对俺们不放心,一会一趟来看看问问,不嫌脏不怕累的还给打水洗头洗脚的。我们心里可感激了,对我们和亲人一样。我们活了大半辈子了,没想到能有这样的好事啊。”

  用“老有所医”保障“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得病不仅能够及时治疗,还不用自己花一分钱,公益助老活动让全县867名敬老院老人都告别了过去“小病扛,大病挨”的日子。但短短3个月的时间,县中医院就已承担了高额医药费用。“开展这项活动,主要是出于对医养结合新型养老模式的试验和思考,现在敬老院为老人提供食宿都不成问题,但医疗却是个短腿,如果利用我们的医疗资源来补齐,这就真正做到了医养结合。这一活动也得到了县民政局和县卫生局的大力支持,并且县民政局还表示为敬老院老人承担部分的医疗费用。”宁津县中医院院长石洪柱说:“还有个更长远的想法,为后期发展医养结合模式的康复中心摸索经验。县中医院的二期工程待建,初步设想将其建成一个大型康复中心,承担一部分社会养老职能。到时候结合我们医院的中医特色,老人在康复中心可以有病治病、无病疗养,整合养老和医疗两方面资源,为老人持续提供服务。”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