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请及时转换角色
2006-04-30
我的朋友是一位官员,最近他的老父母却偷偷地抹眼泪,告诉我说,他们不想住在城里,可是儿子就是不让他们回去。儿子这样对待他们,他们心里难以接受。一次我向朋友说了他父母的意愿,他却说:“在这里要吃的有吃的,医疗条件又好,我真不理解,他们回到农村去干吗?”

  还有一位朋友是警察,也曾向我诉苦:“犯罪分子听到我的名字就闻风丧胆,可是儿子就是不听我的,真把我气得半死。”他儿子说:“父亲像对待犯罪分子一样对待我,我接受不了,于是就要与他对着干!”

  这些问题的产生,源于一些人的“角色”没有“演好”。

  据说,英国女王维多利亚有一次同丈夫阿尔贝托因生活琐事争吵不休,丈夫一气之下,闭门不出。这时女王感到有些后悔,想主动和好,便去敲门。丈夫在屋里问:“谁?”女王答道:“我是女王。”门不但没有开,屋里连一点声音也听不到了。这时,聪明的女王立即转换了角色,用温和的声音和口吻说:“亲爱的,对不起,我是您宠爱的妻子。”这时门开了,矛盾迎刃而解,夫妻和好如初。

  在社会和家庭中,每个人都不是一种角色。譬如在单位,你既是上司的下属,又是下属的上司;在家里,你既是父亲的儿子,又是儿子的父亲,还是妻子的丈夫,妹妹的哥哥。角色的不同,其责任、权利与义务也不尽相同。每个不同的角色,都有其不同的内涵、不同的责任。不同的对象就会对你有不同的期待和要求,这就需要你要及时做好角色的转换,随时随地适应不同角色的需要。如果把社会角色带回家中,压根儿不懂得孝敬父母、体贴妻子、疼爱儿女,那无异于把自己孤立起来、封闭起来,不可能有良好融洽的人际关系。

  转换角色,说到底,这里有个社会责任感和家庭责任感的问题,同时还须保持一颗平常心,把个人的身份、名望、荣誉和名利得失看得淡一些,把自己视为一个平凡的人、普通的人,演好不同角色,使人感到亲切、自然、可亲、可敬、可爱,使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