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运2月24日结束,40天时间,铁路部门按照保障旅客“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的工作目标,不断创新便民利民措施,形成常态化、序列化的服务措施,最大限度实现了旅客出行方便快捷。全国铁路共发送旅客约2.66亿人次,其中,2月6日(农历正月初七),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达到835.7万人,比去年春运最高峰日多发送93。1万人,创历年春运单日旅客发送量新高。(见2014年2月25日新华网)
又是一年冬去春来,中国一年一次人类最大规模的周期性人口大迁徙――春运,在2月24日圆满落下帷幕。铁路人40个日日夜夜的紧张、忙碌、960个小时的连续奋战,铁路人创造了又一项新纪录。
2014年春运,是中国铁路总公司成立后的第一个春运。春运工作的好与坏,能否达到旅客的满意和社会的认可,对于改革后的铁路总公司的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考验。为此,2014年的春运,铁路部门提出了“三个出行”的目标,即:安全出行、方便出行、温馨出行。
当一次性面对上亿人口大迁徙的过程中,为了确保广大旅客走得了、走得好、走的安全、顺利,铁路部门统筹运用新增和既有运力资源,千方百计增加能力,满足旅客乘车需求。
春运期间,全路共加开临客超过18000列车次。更关键是在服务细节上进一步延伸,受到了广大旅客的欢迎。比如:高铁、动车承担了60%的运能,运输能力大大提高;12306对重点旅客预约服务,服务举措深入人心;12306网站打造升级版;手机购票客户端上线试运行;自动售票机进江城部分大学校园;务工人员实现提前团购车票,门槛降为5人;临客预售期最长提前至25天;铁路空调车上插座通电;广铁集团在湖南始发的23组普客列车上,安装了280台无线WiFi装置,为旅客带来全新的乘车体验……,这些点滴服务举措里,让广大旅客出行真正感受到了安全、方便、温馨的情真意切,感受到了最美的出行服务。每年的春运让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人们出行刚性需求的增加,同时看到了铁路部门的改革与进步。
正是有着无数铁路人的辛勤和汗水、艰辛和努力,确保了广大旅客安全、方便、温馨出行;有许多铁路职工下不了车、出不了站、睡不好觉、吃不好饭、照顾不了老人和孩子……,正是这些默默无闻、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小人物,舍小家顾大家,放弃了休息和与家人团圆,才成全了万千旅客的平安旅途。我们要向所有这些为中国春运作出积极贡献的人们致敬!感谢他们的奉献和付出。
在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铁路人永远冲在前。虽然春运结束了,但是铁路为大众服务的责任永远不会结束,他们必然会带着担当、带着热情、带着好声音,伴随着“三个出行”工作目标,朝着“人民满意”的地方继续朝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