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而不取”者列入“黑名单”好
连日来,上海铁路局管内网络订票与电话订票的数量逐日增加,但电话订票的取票率仅为7成,每天都有数万名旅客“订而不取”。(见《解放网-新闻晚报》1月5日)
铁路部门推出的电话订票、网络购票服务,就是为方便广大市民买火车票用电话订购,减少了排队之苦,不耽误个人任何工作,还节约了许多时间。电话订票、网络购票看起来是一件利民便民的好事,然而,一边是车票紧张,一边是车票“订而不取”,是本来一票难求的局面显得更加紧张起来,无疑造成了大量资源浪费,也造成许多市民无法购买到火车票的苦恼。而车站方面表示,这可能是由于部分旅客“电话、网络两头购票”所致。“电话订票后没有及时取走的票额,将在每天中午12点与夜晚24点退回售票系统重新发售。”铁路部门提醒说,由于电话预订车票都是实行实名制,如果发现有旅客经常“订而不取”,其身份信息可能会被列入“黑名单”,今后再想订票,也许会遇到麻烦。
车票“订而不取”属于当事人恶意占用车票资源,无事生非,那无疑有违契约精神,缺乏诚信的一种表现,也违社会公德,理当受到社会谴责。当然,对有些恶意电话订票而不按时取的,造成车票资源浪费,多方受损的,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杜绝此负面现象发生,是当前所要解决的难题。比如:电话订票、网络购票不取者将进“黑名单”,将不得再享受这一便捷服务等等,让订票电话真正用于民、服务于民,还不浪费资源要考虑两全其美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