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集体协商的有益思路
2011-11-07

 冯笑http://www.workercn.cn2011/11/1 15:11来源: 陕西工人报

    10月12的《重庆晨报》报道,重庆市总工会拟定的《重庆市工资集体协商条例(草案)》正在征求意见。《条例(草案)》规定,企业利润上涨,职工的工资也要随之增加。双方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前,员工一方应当首先成立工会。《条例(草案)》同时规定,资方如拒绝工资协商,最高可罚款1万元。

    新闻一出即引发讨论热潮,有高声叫好的,有谨慎乐观的,也有人持怀疑态度:“为工资集体协商设立强制性的硬性标准,是否违背了”协商‘的初衷?“

    诚然,工资集体协商的目的是谈判与协商,劳资双方在协商谈判过程中,应在平等交流的前提下。重庆市总工会为工资集体协商设立强制性标准,似乎有“强行干预”的嫌疑。然而我们要看清楚,此“强制”并非强迫资方加工资,而是用明确规定推动双方走上谈判桌,用协商的方式解决问题。

    自工资集体协商实行以来,国有企业工会相对独立性不足、非公有制企业工会力量薄弱,企业强势,员工弱势,劳资双方在协商过程中常常处于一种不平衡的状态,职工一方代表很难真正、独立地代表职工一方的利益,更不要说形成与企业一方代表对称的地位。

    以什么标准协商工资?不履行义务如何处理?以往在工资集体协商的推动过程中,对企业不实行工资集体协商或者不充分实行工资集体协商的行为,一直缺乏惩罚性措施,导致有些企业“走形式”或者施展“拖字诀”,使这项初衷是劳资双方平等协商的的活动,变成了强势一方的“一言堂”。

    更何况,草案拟定的并不是单纯约束企业的规定。草案里说:“劳资双方都可以提出要约……一方拒绝或者拖延答复另一方工资集体协商要求的;拒绝提供或者不按时、不如实提供工资集体协商所需资料的;无正当理由始终以唯一方案或者立场排斥对方合理意见和主张的……都将承担相应的责任。”说是“强制”,其实草案的规定,更像是为劳资双方建立一个可供具体执行的“指导性意见”。

    因此,为工资集体协商提出指导性意见,规定双方答复对方协商要约的时间并建立惩罚机制,设置一个相对明晰的执行标准,是工会推动工资集体协商工作的一个有益思路。 (冯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