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流感以防为主
2006-04-26

禽流感在某些地区的出现使人们对流感、禽流感又恐惧起来,尤其在五一黄金周即将到来的时候,一些准备到外地或国外旅游的人们更是担心,是不是要防范流感和禽流感呢?专家指出,目前并不是流感的流行季节,也还不是接种流感疫苗的最佳时机。而防范禽流感,要注意旅行目的地有无疫情发生。那么,流感及其防治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流感威胁全球健康

  流感是一种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的传染性强的流行性疾病,其流行时的快速传播及极高的发病率,没有任何其他传染病可以相比。由于流感病毒抗原变异频繁,新的流感病毒不断出现,从而经常造成大量人群发病,特别是儿童。

  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公告,全球每年的流感病例为6亿至12亿例,其中重症流感病例300万至500万例,死亡25万至50万人,重症流感的病死率为8%至10%。

  我国是流感多发区,流感的流行或局部暴发年年发生。有关专家呼吁广大市民能够正视流感的危害,积极地进行有效预防。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由空气飞沫经呼吸道感染。通常表现为全身不适、发冷、伴有寒战、发烧、体温可升高至摄氏39度以上,并伴有头痛、全身酸痛、疲倦以及咽痛、咳嗽、流鼻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流感具有传染性强,传播快的特点,发病率高,容易引起肺炎、中耳炎、鼻炎等并发症。对于体弱多病的老年人流感可引发细菌性肺炎,该病是导致大量流感老年患者死亡的元凶。而且由于流感严重的全身症状,对于老人及慢性疾病患者,高热中毒症状使原有的各种疾患恶化,也会造成大量的超额死亡。此外,孕妇是流感的特殊易感人群,在怀孕期间感染流感病毒后,因高热可能会给胎儿的神经系统的发育造成不良影响,还有自然流产的危险。而儿童患上流感后,高热很容易引起小儿嗜睡或惊厥。

  孩子老人易感染

  流感往往先从儿童开始,并从儿童迅速扩散到老人和其他成年人。一般流感流行期间,儿童的感染率可以达到30%-40%甚至更高。在所有儿童中,6个月到3岁的幼儿比大龄儿童更容易受到流感病毒的攻击。儿童往往成为流感的第一受害者,这在很大程度上和儿童自身对病毒的抵抗能力相对较弱有关,另外,儿童之间密集接触,儿童感染流感后会迅速传染给家庭中的其他成员。

  而流感对儿童健康和生命的潜在威胁主要是并发症,特别是对那些患有慢性疾病的儿童,流感所引发的并发症对儿童生命的威胁更大。在儿童中,流感所造成的并发症主要包括肺炎、支气管炎、中耳炎、心肌炎等。

  抗流感最好用疫苗

  流感的传染性很强,尤其容易在人群集中的地点流行,如幼儿园、学校、工厂、医院、部队、民航、铁路等。而数十年的经验证明,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力武器。国内外大量研究数据显示:通过接种流感疫苗可以显著降低由流感造成的门诊率和住院率,减少流感造成的并发症和死亡。特别是对于儿童、老人及慢性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疫苗可以明显地减少流行期的就诊率,降低流感发病率。据悉,目前在北京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市民都可以接种到葛兰素史克和赛诺菲·巴斯德公司供应的流感疫苗。价格由政府每年招标后定,去年赛诺菲·巴斯德和葛兰素史克的疫苗每人份69元左右。

  另外,除接种疫苗外,在日常生活中要预防流感还要注意:通过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尽量少去人群密集、通风不好的公共场所;为防止通过接触传播流感,要勤洗手,不要随地吐痰。


  我国疫苗接种率低

  我国使用流感疫苗的量处于后进水平。从近期某资料分析50个国家(或地区)使用流感疫苗的情况来看,按每1000人中接种流感疫苗人数比较,加拿大为350人,美国为256人,英、荷、德、澳等25国为100-197人,瑞典、挪威等9国为51-97人,我国台湾省为59人,香港为33人。而我国大陆地区的流感疫苗接种率每1000人中尚不足10人。

  上述状况与我国是流感多发地的情况反差甚大。专家分析,究其原因主要是对流感的危害性认识不够,对于由流感引起的超额死亡认识不足,一些死于流感合并症的人往往不把死因算在流感账上,从而大大低估了流感的危害性。另一原因是经费问题,一些高接种率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是由医保等负担高危人群的疫苗经费。


  疫苗接种重点人群

  根据卫生部《中国流行性感冒疫苗预防接种指导意见(试行)》,四类人是疫苗接种的重点推荐人群,即60岁以上人群;慢性病患者及体弱多病者;医疗卫生机构改组人员特别是一线工作人员;小学生和幼儿园儿童。

  除重点推荐外,卫生部还将三大人群列为疫苗接种推荐人群,他们是养老院、老年人护理中心、托幼机构的工作人员;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特别是出租车司机,民航、铁路、公路交通的司乘人员,商业及旅游服务的从业人员等;经常出差或到国内外旅行的人员。

  七类人不宜接种

  为避免盲目接种流感疫苗,卫生部还专门下发了《中国流行性感冒疫苗预防接种指导意见(试行)》,明确指出7类人不适合接种流感疫苗:对鸡蛋或疫苗中其他成分过敏者、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怀孕3个月内的孕妇、急性发热性疾病患者、慢性病发作期的人群、严重过敏体质者、其他医生认为不适合接种疫苗的人员。另外,12岁以下儿童不能使用全病毒灭活疫苗;怀孕3个月以上的孕妇是疫苗接种的慎用人群。

  接种疫苗的注意事项

  接种后需观察20分钟后再离去;接种后1-3天避免剧烈运动,接种部位不要按压按摩。另外,家长在回家后仍应注意儿童接种后的情况,发现有异常要主动联系接种医生。多数人在接种疫苗后不会出现不适感,但少数人会有发热、注射部位出现局部红肿、疼痛或出现硬块等炎症反应,以上都属正常反应,往往不需要处理,2-3天后可自行恢复。如在3-5天后还不消退,可尝试以热敷消散红肿。

  ■走出误区

  误区一

  混淆感冒和流感

  许多人认为流感和感冒差不多,其实不然。感冒的主要病原体是鼻病毒,起病较急,早期症状有咽部干痒或喷嚏、流涕等;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

  而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原体为甲、乙、丙3种类型流行性感冒病毒,主要通过咳嗽、喷嚏等以飞沫的方式传播。临床上有急起高热、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和轻度呼吸道感染等症状,老年人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心脏病患者易并发肺炎。

  误区二

  疫苗接种一次就够

  有些人认为流感疫苗上一年接种了,第二年就没有接种的必要。事实上流感病毒变异很快,通常每年的流行类型都有不同。流感疫苗不像别的疫苗,接种一次可以管好几年。世界卫生组织及我国有关部门建议≥65岁的老年人为流感疫苗接种的优先人群,最好是一年接种一次。

文章来源:急救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