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中玻建交40周年
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玻利维亚总统阿尔塞互致贺电,庆祝两国建交40周年。
02 全国337个统筹区实现医保个账跨省共济
国家医保局消息,截至6月30日,全国30个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337个统筹区已开通医保钱包,实现跨省共济。
03 国家卫健委:禁止这两项手术
国家卫健委日前发布通知,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应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治疗;禁止将“空肠回肠吻合术”应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
04 神十九乘组太空归来后首次公开亮相
9日,神舟十九号乘组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从太空返回60余天后,首次与媒体和公众正式见面。目前,神十九乘组身心状态良好,各项医学检查结果正常。
来源:央视新闻
05 全国多地将出现暴雨天气
中央气象台9日18时发布暴雨橙色预警,预计9日20时至10日20时,湖南南部、江西南部、福建大部、西南地区东部、云南东南部、广东东部、广西南部和西部、台湾岛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福建南部、广东东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雨。
来源:中央气象台
01 中方冀欧方奉行更积极务实对华政策
外交部发言人7月9日就欧盟委员会主席涉中欧关系讲话应询表示,中方对欧方领导人积极评价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予以肯定,希望欧方真正树立更加客观理性的对华认知,奉行更加积极务实的对华政策。
02 乌克兰称多地遭俄空袭
乌克兰空军9日说,8日晚至9日凌晨,俄军向乌境内发射了728架无人机、6枚“匕首”高超音速弹道导弹和7枚巡航导弹。另据俄库尔斯克州官员消息,该州8日深夜遭乌军无人机袭击,造成3死7伤。
03 新西兰发布首个国家人工智能战略
新西兰近日正式推出首个国家人工智能战略,旨在提升生产力并增强国家竞争力。
04 韩国前总统尹锡悦再次被捕
当地时间10日凌晨,韩国法院签发逮捕令,韩国前总统尹锡悦获释4个月后再次被捕。
05 印度一空军战机坠毁 2人死亡
当地时间9日,印度空军一架“美洲虎”战机坠毁,两名飞行员遇难。这是今年印度空军发生的第三起“美洲虎”战机坠毁事故。
来源:央视新闻
06 全球经历了有记录以来第三热6月
欧盟气候监测机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9日发布报告说,全球刚刚经历了该机构自1940年有记录以来第三热的6月,西欧地区则经历了该机构有记录以来最热的6月。
01 “每个母亲都舍不得孩子”
近日,山东青岛。一名女游客不慎跌落海中,在附近卖玉米的58岁阿姨闻声赶来,果断跃入海中救人。事后她表示:“每个母亲都舍不得孩子。”
02 自己淋过雨,想为他人撑把伞!
近日,山东济南。自2022年起,郑刚便在齐鲁医院附近开设“乐帮爱心屋”,为病患家属免费提供住宿。创始人郑刚因自身住ICU经历萌生善念,帮助数位病患家属渡过难关。
03 故宫博物院青少网站英文版、繁体版上线
故宫博物院青少网站英文版、繁体版上线暨2025年故宫-香港青年文化从业者“文化+科技训练营”开营仪式日前在故宫博物院举行。暑期来临,故宫博物院旨在从线上、线下双渠道协同发力,多维度丰富青少年暑期文化活动内容。
来源:新华网
04 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9岁
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24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提高到79岁,从“十二五”到“十四五”,每五年都增长了一岁。
05 误信偏方!女子延误治疗
近日,武汉一女士不慎扭伤脚踝后,用“知了壳捣碎淬白酒”的偏方自行外敷三天,直到疼痛加剧才前往医院,经检查发现其脚踝已错过最佳治疗时间。医生提醒,无论是脚踝扭伤还是其他身体损伤,科学处理和及时就医才是保障健康的正确方式。
06 南沙首次发现绿海龟产卵场
近日,科研人员在三沙市某岛礁发现一处绿海龟产卵场,这是该区域首次发现海龟产卵场,不仅为我国南海海龟保护研究提供了关键实证,更填补了南沙海域海龟繁殖生态研究的空白。
来源:央视新闻
研究人员拍摄的绿海龟
01 我国5年经济增量预计将超35万亿元
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首场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四五”期间经济增量预计超35万亿元,相当于广东、江苏、山东前三个经济大省2024年的总量,超过长三角地区的总量。
02 6月中国CPI同比由降转涨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数据显示,6月份我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由上月下降转为上涨0.1%。
03 针对稳就业,国办最新发布!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提出一系列新举措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包括扩大社会保险补贴范围、落实一次性扩岗补助等。
来源:图怪兽
04 8家台湾地区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9日,商务部将汉翔航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台湾地区实体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单。
05 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反映窗口
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开通“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线上问题反映窗口”,受理中小企业关于重点车企未践行60天支付期限承诺、变相延长支付期限等问题。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
06 中央政府将在澳门发行60亿元人民币国债
财政部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9日发布联合公告,宣布中央政府将于今年7月16日在澳门发行60亿元人民币国债。
01 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曲阜开幕
7月9日上午,第十一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曲阜开幕。本届论坛主题为“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文明间关系与全球现代化”。
02 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文化研究院成立
9日,粤港澳大湾区体育文化研究院成立大会在广州体育学院举行。活动旨在响应“体育强国”和“人文湾区”国家战略,依托大湾区体育人文底蕴和科技创新优势,推动三地体育文化资源深度融合。
03 中国女排3:2险胜多米尼加
北京时间7月10日凌晨,中国女排在2025世界联赛美国阿灵顿站的比赛中,3:2战胜多米尼加女排,收获开门红。
04 林诗栋、向鹏晋级男单16强
10日,2025年WTT(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美国大满贯展开第四个比赛日的争夺:林诗栋3:0完胜中国台北选手冯翊新、向鹏3:1击败印度选手纳纳塞卡兰,携手晋级16强。
在广而告之&公益中国网拍摄的公益广告中,有一支广告看得人格外揪心:
一个发高烧的男孩躺在床上,豆大的汗珠不时从他脸颊划过。
面对此情形,家中的老人却点起香,企图用烧香求拜的方式为孩子驱赶病痛。
可随着香一点点烧尽,男孩的不仅没好转甚至更加严重。
好在有热心人出现,将男孩送往医院。
经检查,男孩确诊急性肺炎,万幸救治还算及时,男孩恢复健康。
广告的最后,镜头回到那位烧香的老人家身上,她双手合十后高高举过头顶,继而不断求拜着。
看着她这一连串的动作,我们不敢想象如果孩子继续用此方法“治疗”,会是怎样的局面——
广而告之公益广告《烧香救不了你的亲人》
如今再看这支广告,可能有人会说,烧香治病是很多年前的事,现在早没了。
近些年,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普教育的深入,这种现象确实得到有效遏制。
但遏制并非彻除,在一些偏远农村地区以及部分老年人群体中,生病后烧香拜佛、求神问卜之事仍时有出现。
而烧香过后留下的香灰,也是他们心中的“宝贝”,因为香灰泡水服用是个能治百病的偏方。
说到“偏方”,想必大家更不陌生了。
民间常有“偏方治大病”的说法,可先不论大病,即便是一些常见的小伤小痛,偏方真的能治愈吗?
近日发生在武汉万女士身上一件事,可以说再次亮出了答案。
56岁的万女士做家务时不慎从小板凳上摔下,右脚踝扭伤。
起初她并未在意,但半天后脚踝肿胀如“馒头”,疼痛难忍。为了缓解疼痛,她选择了听人说起过的偏方——将知了壳捣碎后与白酒调和外敷。
但经过三天自行“治疗”,不仅肿胀疼痛未减,她右脚的皮肤还出现了大片青黑色。
痛苦难忍下,才前往医院就诊,结果其脚踝已错过最佳治疗时间,韧带已断裂,必须进行手术修复。
本来及时就医就能周全解决的事,却因为盲信偏方搞到如此地步,怎能不叫人唏嘘。
来源:图怪兽
类似这种害人的偏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有早期流传下来的“糟粕”,也有互联网时代为博眼球而捏造的谣言——
有老人称,腹泻时多吃点大蒜肠道就能恢复正常,大蒜有杀菌作用不假,然而它的刺激性也会加重肠壁血管的充血和水肿,致使腹泻更加严重;
微信群流传过一则心脏病自救法,号称通过不停咳嗽就能缓解心脏不适,可这样做不仅无效还会危及生命;
社交平台有博主称烫伤后涂抹牙膏、酱油可有效舒缓消炎,但实际上,这些未经严格杀菌的成份,容易导致伤口感染......
当然,也不是所有偏方都毫无根据、完全无效。有一些偏方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甚至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但即便是这些看似有效的偏方,也存在着不少隐患。
首先,很多偏方在长期口耳相传过程中,内容已经发生了改变,有的甚至与原方相差甚远。
其次,很多偏方必须“对症适量”才能发挥作用,没有专业医学知识的普通人在这点上很难把握,稍有不慎就可能加重病情。
来源:图怪兽
其实,在身体出现问题后,无论是烧香求拜还是盲信偏方,都是缺乏科学依据的迷信行为,而疾病的治疗需要基于科学的诊断和专业的医疗知识。
所以,在遇到疾病或意外伤害时,请务必保持冷静,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同时,我们也呼吁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科学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积极普及医疗资源,尤其要加强基层卫生服务建设,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和水平,让人们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可靠的医疗服务。
我们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科学的阳光会驱散迷信的阴霾,理性的清风会涤荡愚昧的尘埃......
公益中国,从我心做起。
公益中国网长期以来一直关注大公益范畴各类公益事件,欢迎提供新闻线索。
公益网站:http://www.pubchn.com/ E-mail:pubchn@mmia.com
文章转载自公益中国网:http://www.pubchn.com/news/show.php?itemid=97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