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心公益26年 河南“菊妈”登上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公益广告
2022-05-09来源:中国新闻网


张菊的照片登上北京街头的公益广告。 刘天虎 摄

  进入五月,北京街头的一些公交站台张贴出巨幅公益广告,画面中间,一名红十字会志愿者贴近老人的耳朵说话,今年5月8日“世界红十字与红新月日”的主题“聚人心共善举”也呈现在画面一角。

  这是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联合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IFRC)、中国红十字总会发起的系列宣传活动。公益广告中的志愿者正是张菊,她是郑州市金水区红十字会孝慈志愿者服务大队队长,倾心公益26年,她一直走在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寻亲、助学、赈灾的公益之路上。


图为张菊慰问独居老人(资料图) 谭纪刚 摄

  今年的5月8日是第75个“世界红十字与红新月日”,也是“母亲节”。一大早,正在河南省登封市唐庄镇塔水磨村浇灌红薯地的张菊,口袋里的手机却不停地来信息,“这都是各地的孩子们给我发送的节日祝福。”

  1997年张菊开始全身心投入慈善事业中,成为全天候志愿者。最初,她是“独行侠”,到处寻找困难群体自己出钱接济,后来,意识到个人的力量太过渺小、需要帮助的人太多,她就加入郑州市金水区红十字会孝慈志愿者服务大队。

  二十多年来张菊的足迹遍布河南、四川、贵州、西藏、云南等地的偏远地区,她尤其关注困境儿童和孤寡老人,帮助过的孩子有上千名,她被亲切地称为“菊妈”。

  “菊妈妈,‘母亲节’快乐,等放暑假我们就能见面啦。”这是一名叫彦彦(化名)的女孩发给张菊的信息。“彦彦自小母亲走失,父亲摔伤致残,家境十分困难。”张菊回忆,几年前见到彦彦时,那个胆怯、内向、孤苦的女孩让她十分心疼,放暑假时她把彦彦接回自己家住,像对待自己的亲女儿一样。如今,在张菊的帮助下,彦彦换了新学校、每月有资助、性格也开朗许多。


张菊在农村做志愿服务(资料图) 谭纪刚 摄

  在今年“世界红十字与红新月日”前夕,中国红十字总会向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推荐的公益广告照片被采用。得知这一消息,照片的拍摄者、郑州市红十字会志愿者谭纪刚十分激动。

  “那天刚过完春节,我们到这位老人家中慰问,张菊凑到老人的耳边嘘寒问暖,这一幕我觉得很温暖就拍了下来,没想到照片能被采用。”谭纪刚清楚地记得拍照的情景。

  与张菊相识多年,谭纪刚用相机记录下张菊的志愿者之路,“我们经常一起去慰问孤寡老人,她已经和老人们打成一片,很多人喊她闺女。”

  自己能登上红十字国际委员会(ICRC)公益广告,张菊自己也很意外,她说自己只是志愿者群体中的一个代表,“还有无数志愿者在奉献爱心,他们让这个世界更美好。”

  四年前,张菊主动请缨以志愿者的身份驻扎在登封市唐庄镇塔水磨村,帮助村民搞生态种植、养殖、销售农副产品,她见证了这个曾经的省级贫困村脱贫、曾经的贫困户过上好日子,如今,她依旧守在这里,“再帮帮乡亲们,日子过得再好一点我再换地方。”

  中国红十字总会优秀红十字志愿者、2019年“河南好人”荣誉称号,中国首部关注志愿者题材电影《为了谁》原型……多年无私付出,张菊获得了众多荣誉,却认为自己才是受益人,“我有‘三多’,爹多妈多儿女多,这么多年做志愿者收获了许多亲人和朋友,到哪儿都有家。”(完)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