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系童真”实践团:关注古拙技艺传承,引领非遗保护“觉醒年代”
2021-11-01唐启铭
       “谢郢锣鼓敲,花鼓灯儿照,把那藤牌对马舞来跳;卤水点,豆子泡,糯米蒸,麦芽酵,青瓷炉出寿州窑,泥来捏虎口作哨。”淮南自古便是一个钟灵毓秀的地方,千年的历史孕育了这里繁荣的文化。为了关注传统非遗文化传承,7月21日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赴古沟回族乡“诗系童真”支教社会实践团队在支教之余来到安徽省淮南市古沟回族乡,走近当地的民俗技艺——泥叫虎,追根溯源,体悟非遗传承者蔡如华老先生的初心与匠心,探寻非遗背后的精彩故事。

       深门独院、榆柳荫檐,是蔡如华老先生家给人的第一直观感受。一座不大的小院子,一条不长的小板凳,伴着树荫间落下的点点碎金般的阳光,织就了蔡如华老人七十多年的手艺生涯。作为淮南地区最古老的泥叫虎制作家族继承人,蔡如华老人今年已经八十一岁了,从小便跟随祖辈和父辈学习这门家传的手艺。

图片 2
 
蔡如华老人与他制作的泥叫虎

       据老人说,泥叫虎的制作工艺最早要追溯到明朝,祖先迫于生计,在当地进行艺术品的创作,再将其卖出,以求生存。而后日子久了,一代一代的人将手艺不断传承、创新、发扬,最后形成了这样美观而有趣的“泥叫虎”。泥叫虎的制作十分复杂,制模、修坯、作哨、组合、上色,最终成品需要十多道复杂的工序才能完成。蔡如华的模子已经用了五十多年,在阳光的照耀下依然能够闪耀出不一样的光泽。用虎头形模具将泥叫虎的前半段制作出来以后,需要用石膏浆将外表面粉刷一遍,再将其烧透,石膏就会附着在泥叫虎的身上,以便于不同颜色的呈现。这是一道非常费事的工序,制作者需要有非常大的耐心:水的多少、石灰浆的温度都需要仔细去把握,一旦有一处出了问题,整个泥叫虎便成了一个“废品”。说到这里,蔡如华老人哈哈一笑:“那是以前了,现在都上集去买颜料了!”

图片 8

蔡如华使用的模具与半成品

       泥叫虎之所以名字里有个“叫”,关键就在于它口中含着的这个“哨”。哨管是用芦苇杆子制作而成的,蔡如华老人向记者展示了给哨管上“膜”的过程:先用一柄快刀斩去芦苇杆其余的部分,只留适当长度的一小节,再使用一把方头的小刀将一张裁成梭形的纸片嵌入杆壁,通过纸片和空气的震动就可以发出“虎叫声”。蔡如华所用的纸片是普普通通的废旧书籍上裁剪下来的,芦苇杆也是再常见不过的芦苇。然而通过蔡如华双手神奇的组合,便能发出惟妙惟肖的虎叫声。在虎头的后面,用桑皮纸将其与半球形的虎尾相连,用毛笔在身上添上绚丽的颜色后,一个完整的泥叫虎就制作完成了。将虎头虎尾相分离时,桑皮纸所形成的空腔能够进行鼓气,再将虎头与虎尾迅速合上,气流便会从哨管内喷出,发出啸叫。

图片 9

蔡如华制作的泥叫虎内部的哨管

       “不过,这门手艺是传不下去喽。”蔡如华老人说到这里时,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儿子不想学,孙女婿倒是想学,学不会,手笨!做不来!别的不说,贴纸这活就够他干的!”蔡如华找出了他用于贴纸的书本们,除了封面和封底以外,纸张都已经被撕干净了。在老人的帮助下,记者也动手制作了一个哨管,发现难以吹响。老人爽朗地说,这是芦苇杆子叫泥屑堵住了。他从书的残页中找出一根羽毛,用羽毛的茎对哨管进行了疏通,果然,记者这次就吹出了像模像样的啸声。

图片 11

蔡如华曾经使用过的书籍

       2018年5月的上海世博会上,来自淮南的泥叫虎和离香草香包吸引了全场的目光。泥老虎呱呱作响、色彩鲜艳、生动有趣,离香草香包奇香无比,一个响彻全场,一个香彻全场。然而如此惊艳的泥叫虎工艺,现在却面临着失传的危险。蔡如华向记者表示:“费事,一般年轻人也不愿意学,以前那是没有玩具,小孩都玩钢圈、螳螂,现在都捧着手机,不玩这泥虎了。”此外,老人的手以前做馍馍的时候被机器绞了一下,落下了残疾;由于年事已高,心脏也有问题。“来学的人基本上都走了,有的画虎舌,半天才能画出来一个。”蔡如华老人的儿媳对记者说,老人以前半天能做一百来个泥叫虎,从采泥到成品只需要十几天。然而,一代泥叫虎大师的手艺却濒临失传,这是属于非遗的遗憾,也是淮南文化的遗憾。一位支教团队的队员表示:“非遗文化是我们国家非常重要的文化部分,保护非遗文化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努力去做到的事,我们更要呼吁更多的人来关注和保护它们,让传统的技艺能够传承下去,希望能引领大家,开启一个保护非遗的‘觉醒年代’。” 在我国,非遗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