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山东理工大学“齐志齐愿”青苗社会实践团践行“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的政策,于7月18日动身前往淄博市周村区北郊镇邓家村开展为期两个周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为孩子们提供暑假特色课程。
为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情况,相应大学生三下乡的国家号召,“齐志齐愿实践团青苗实践队”于7月18日出发走访淄博市周村区邓家村。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将目光聚焦于农村留守儿童。队员们关注孩子们的日常学习生活,陪伴在他们身边,为他们提供优质且富有特色的教学体验,助力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生活与茁壮成长。
经过大量前期准备工作,青苗暑期实践队于7月18号下午一点半在山东理工大学鸿远楼前拍照留念,成功举行出征仪式。
社会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在积极融入孩子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也更加关注着孩子们学习:团队成员分工明确,每个人都精心准备了授课PPT、提前将授课内容合理规划。各位团队成员在实践活动过程中,为孩子们教授了一堂堂精彩纷呈而又异于平时上课内容的特色课程,如韩语基础入门课程、建筑美学欣赏等等。
随着团队成员对课堂流程的熟悉,也逐渐掌握每个孩子的知识储备量以及学习进度,能够根据不同孩子的不同个性和学习能力水平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例如在讲较为专业的知识,实践队员会对低年级的同学进行扩充解释;针对较为内向的孩子,队员将以鼓励教育为主,激励孩子参与课堂问答,多余老师同学交流;针对较为调皮的孩子,队员会对其额外关注,防止孩子在下课追逐打闹,也同时确保课堂秩序等。
7月20日,山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郭奎霞、副院长房晓军、办公室主任李传高、教师李先伦、谭霞五位领导老师前来对淄博市周村区邓家村村民委员会“青苗班”的教学现场指导实践工作。队长张浩威带领老师参观青苗实践队的实践地点及实践成果。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郭奎霞老师对齐志齐愿实践团的实践工作表示肯定,并表示:“社会实践调研基于实践的基础进行,调研的成果才更有意义,没有实践为基础的调研就犹如无根的浮萍,实践就应该落到实处。”齐志齐愿实践团的调研内容基于实践的基础上,立足于实际,力求将最真实的情况进行反馈,用行动助力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图1 各位老师观看教学现场(摄影/张文英)
社会实践接近尾声,为了解孩子们学习进度与学习情况,收集孩子家长对实践队教学的意见和建议,青苗实践团队员在7月31 日正式节课当天的傍晚,随机挑选五名学生进行家访。实践团共分为五个小组进行家访,围绕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情况、学生对老师的意见和建议、家长对教学内容的满意程度、家长对教学的期待和建议等方面进行调查,及时回答家长的疑问,汇报学生在班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生活状况。家访结束后,实践团成员根据学生家长反馈的问题开展总结会议,整理反馈意见与建议,为未来教学工作的改善打好基础。

图2 团队成员与孩子及其家长沟通交流(摄影/张文英)
此次山东理工大学“齐志齐愿”青苗实践团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支教为主题,旨在帮助农村孩子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让团队队员们用纯粹的志愿服务精神,以积极向上的青年风貌给孩子们带去爱与温暖。

图3 社会实践指导老师与团队成员合影(摄影/张文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