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日葵”志愿服务队:情满康乃馨,爱注孩童心
2021-10-20李春茏
        “亲情,一个永恒的主题。正是这血浓于水的亲情,陪伴着我们走过每一个难忘的日子,谱写着我们多彩的人生。”7月17日,山东女子学院“向日葵”志愿服务团队的二十二位志愿者来到济南市催马小学开展暑期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为教育孩子们从小树立感恩意识,养成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爱他人的行为习惯,让感恩行动真正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出来,开展了“感恩父母,拥抱亲情”专题教育活动,让孩子们从心底体验感恩,从日常生活中感受亲情,学会理解父母,孝敬父母,以实际行动报答父母。

        触摸感恩,体验亲情

        感恩,本就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谦卑的态度。志愿者们向孩子们讲述着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感恩化做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实践于生活中。从出蹒跚学步到长大成人,父母一直在为我们默默付出,尽他们所能给予我们最好的一切。更伟大的是父母从不希望自己得到什么。就像太阳每天都会把它的温暖我们,从不要求回报,但是我们必须懂得感恩,懂得回报。

        志愿者让孩子们都闭上眼睛,回想从咿呀学语到现在父母为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然后志愿者循环播放了《父亲》和《烛光里的妈妈》两首歌曲,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地有的孩子留下了眼泪,抽泣的声音此起彼伏,或许父母为我们做的事情太过简单平凡,几乎每天都重复着,慢慢的也就习惯了,使我们忽略了这是父母给予我们独一无二的爱,是伟大而又平凡的亲情。

图片 1

图1 孩子们在回忆亲情时落泪(摄影/
王卓

        志愿者让孩子们睁开双眼,分享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亲情,有个小男孩的话让我刻苦铭心,“老师,有次我感冒发烧我爸爸送我去医院打针,结果回来的路上下起了大雨,爸爸怕我淋雨就把外套脱下来给我挡雨,结果第二天他也病倒了,但是半夜他依然来我房间问我感觉难不难受,我当时都忘了父亲也还病着……”小男孩红着眼睛哽咽着说完,志愿者接着对孩子们讲述,父母爱孩子,爱得平凡,爱得无私,对孩子的爱绝对没有半点杂质,但我们不要忽略他们的爱,更不要觉得理所应当,我们要学会感恩,感谢他们的生育之恩,养育之恩,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呵护。

        实际行动,回报父母

俗话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感恩行动就要从现在做起,志愿者随后与孩子们一同用红色的皱纹纸为母亲折做康乃馨,康乃馨,代表着感恩与尊敬,更代表着对母亲默默付出,无私奉献的浓浓爱意。孩子们都小心翼翼地剪着皱纹纸,精心制作着康乃馨,对于孩子们来说这不仅仅是一束普通的康乃馨折纸,它更注满了孩子们对母亲的感恩和爱意,是孩子们精心为母亲准备的礼物



图片 2

图2 孩子们向志愿者展示自己做的康乃馨(摄影/
王卓

        许久之后,在别的孩子都在向别人展示自己为母亲做的康乃馨时,有一个小女孩吸引了志愿者的注意,小女孩做的康乃馨非常精细漂亮,因为她不只做了一个康乃馨,而是两个,“一个是送给我的妈妈,感谢她每天早起为我精心制做早餐,另一个送给老师,感谢老师让我学会了感恩,明白了妈妈的爱就在我身边,以前我还嫌妈妈做的饭不好吃,以后不会了。”听完小女孩的话,志愿者恍然大悟将小女孩系紧抱在怀里,志愿者不仅惊讶于她会为自己做康乃馨,更惊喜于他们这么快就懂得了感恩。

图片 3

图3 孩子将自己精心制作的康乃馨送给志愿者(摄影/王卓
 

        其实,感恩有时是最简单不过的事:一个微笑,一声谢谢,一个善意的举动……都只不过是举手之劳,只要心存感激,行动起来并不难。让我们感恩的太多太多,只有知恩,感恩,才能让我们感受到爱。通过此次活动志愿者教会孩子们要心怀感恩之情,用心发现生活中的亲情,以充满爱的心态去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且能在今后的生活中,对父母至亲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关爱,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