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陇援西"实践团:学史力行,以行践知
2021-10-14李子轩
       “卓尼是具有优良传统的红色革命热土,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我们要从百年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共同讲好吐司的革命故事,讲好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故事……”从实践之初“赴陇援西”社会实践团就始终以“学史践行,以行践知”为主题,旨在深入探寻卓尼吐司的伟大红色故事,将共产党人精神在卓尼土地上宣扬与传颂,并着力促进汉藏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进步。

       在实践期间,实践团分别开展赴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佛阁深度学习藏族文化、乡村旅游与洮砚非遗文化实践调查和赴博裕村访杨积庆后代三次调研活动。在安多合作米拉日巴佛阁我们学习了反映藏传佛教内容的各类壁画,了解了藏传佛教各派的开宗祖师,米拉日巴佛阁是为纪念米拉日巴而修建的佛阁,是藏传佛教噶举派在安多藏区的代表寺院,楼高共九层,供奉以米拉日巴尊者及其弟子为主的藏传佛教各派的开宗祖师,有以金刚为主的四密乘的众多佛像、菩萨、护法神等各类佛像1720尊。佛阁里每一层都有不同的主题,每一层佛阁都代表着藏传佛教的一个时代或是一个支派,包括已经被神化的藏族历代文化名人。其中的强大信仰力量与藏族人民灵魂的坚韧给了我们很大震撼。通过调研制定甘肃省卓尼县乡村文化旅游和“洮砚文化”的认知与其带来的经济变化调查与建党百年与汉藏交融调查两份问卷,我们了解到当地居民对宗教文化比较了解,对民族团结十分看重。“洮砚”属于非物质遗产传承文化且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卓尼正在大力开发“洮砚”文化并且当地有众多“洮砚”生产厂家。但是卓尼县的洮砚发展现仍存在人们的传承发展意识不够、缺乏有效的保护机制及缺乏有效的传承机制等问题。在与当地一名大学生的交谈中,就如何提高卓尼县非遗旅游产品——洮砚的吸引力他提出两点建议,一是与其他旅游资源组合开发,二是在材料原产地进行文化推广。他本人也更希望通过学习技艺亲手制作工艺品的亲身体验式、将非遗项目与传统景点结合的整合旅游式及网络平台云旅游的形式去了解非遗旅游产品,给我们带来很大惊喜与思路。在赴博裕村与卓尼县杨土司革命纪念馆展开线下调研活动时有幸采访到第19代卓尼土司杨积庆后代,对于红色故事,杨爷爷如数家珍,他为实践团讲解到,1935年9月初进入甘肃迭部县境内为了扭转张国焘错误对红军所造成的严重局面,以3个团的兵力扼守的天险腊子口,打通了北上抗日的大门,12日在甘肃省迭部县举行了俄界会议,18日,抵达哈达铺,向陕甘革命根据地进军。部队经通渭县城,继续北上,跨西兰公路,越过六盘山,经陇东,翻梢山,于10月19日胜利到达陕北吴起镇,与红15军团会师,并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杨爷爷带领下,我们重温革命事迹、重塑革命精神、重现革命历史,从其中充分汲取了红色革命精神。

图片 1

       在学习的同时,实践团也持续向当地学生宣扬红色革命故事,每周两次的党史教育课程以及红色电影鉴赏、歌唱祖国活动的开展,充分引导他们从党史学习中激发信仰、获得启发、汲取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提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通过学习党史、国史,认识和把握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创造的丰富经验,可以获得思想的启迪、知识的武装,站在历史的深厚基础上更加坚定地走向未来。当今时代青年人成长于和平年代,更面临着全新挑战,在鼓励孩子们的同时,我们也从中收获了很多。

图片 2

       学史力行,以行践知,在传承红色基因上的路上,“赴陇援西”社会实践团一直在路上。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