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旧版
|
设为首页
要闻
视点
观察
专题
机构
培训
教育
助残
环境
动保
低碳
能源
智库
明星
城市
企业
行动
"赴陇援西"实践团:三尺点灯火,千里传爱心
2021-10-13
“赴陇援西“实践团
7.18开班仪式的次日,支教课程正式开始。七月炎热的天气映衬着我们似火的热情。来自山东理工大学“赴陇援西“实践团的成员们精心准备了各类特色与基础课程,期待接下来的两周里,能够不辱使命,奉献自我,用自己的知识与热情,给社区的孩子们带来一段有趣而充满意义的夏令营体验。
由于今年我们团队参与成员较去年少了好几名成员,本次支教活动采取了“生活和教学新闻分组”相互结合的形式,由教学队员负责提前一天准备课件用于第二天授课,生活组的队员则负责当天的伙食工作,排除平时生活问题等突发问题,确保教学组的课程顺利进行。而在晚上,则由新闻组的成员们对一天的课程进行梳理,进行新闻的撰写,其后各个成员对自己负责的网站进行投稿,每个人负责几个网站,所有人一起投稿,工作很快就能完成。
作为一名新闻组队员,我既聆听了教学组教授课程,又体验了一把生活组每天买菜做饭的艰难劳累,收获了很多体验和感想。一大早,我们早早来到食堂,海拔3600的卓尼县清晨的气温低到个位数,我们每天都需要在炎热的七月份早上穿着羽绒服,套着加绒的厚裤子,穿上大棉拖鞋。清晨的水冷到骨子里,刷牙冻得我的牙龈都疼。处理好一切,我们就该去食堂做饭了。我每天做饭负责的就是在清晨顶着冷冷的寒风出门去镇子的最东边去购买每天早上我们吃的馒头,这段在平时看着不是很长的道路在清晨的寒风下也显得异常艰难。还记得我第一次参与做饭工作,因为我们的疏忽,导致熬的粥糊锅了。本来亮的反光的锅底变成了一片漆黑。那天早上就在负责刷完的队员的阵阵埋怨中度过了。新闻组成员的工作还有在每节课跟随教学组成员每节课去用相机拍照,记录上课内容进行新闻的撰写。我旁听的第一节课是一到四年级学生们的心理教育特色课程,在课前,我对于应该怎样帮忙维护课堂秩序这个问题心中有一点忐忑紧张,但是在课上,那里的孩子纷纷端坐在课桌前,挺直腰板认真听讲,尽管可能是因为是第一节课的原因,对于老师提出的问题大家表现得有些“羞涩”,但是学生们仍然自觉遵守着课堂秩序,他们投入的样子深深打动了我,也为我的新闻撰写带来了动力。在教学组老师台上和新闻组成员台下的的双重鼓励之下,终于有一位小朋友勇敢地举起了手,回答了老师的问题。接下来,虽然孩子们仍然显得拘谨,之后的互动环节也较为顺利地开展了,期待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随着课程的推进,孩子们能够逐步放下羞涩紧张的情绪,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来。
在辅助教学组成员教学和自己撰写新闻之外,我也帮助生活组的队员买菜、做菜,在忙碌于菜市场和厨房之中,也体验了一把“当家”的感觉。下午自习是我负责看的课程辅导自习,在给八年级的学生们讲授英语课本知识的同时,我也感受到了教学相长这个词的含义。想要把基础课讲好,就要自己对于课本知识足够熟悉,并且要花一番心思,如何把相对于特色课而言比较枯燥的课本单词和词组讲得精彩一些。我承认,在授课方面,我的讲授还不够精彩,学生们也较为腼腆,在这方面,我也应当继续改进,希望能够克服现有的不足,为学生们带来更加精彩实用的基础课程。新闻撰写方面我也显得十分生疏,很多的新闻用语,新闻格式我还不懂,还需要多向学长学姐们请教,学长学姐们也都十分热情对我的问题有问必答,我也在一点点进步。
支教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为学生们带来知识与乐趣,对于支教队员来说,这也是一个锻炼与自我提升的过程。线下支教相比线上有了更多体验,也要面对更多问题。但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充满意义,没有谁的课程是一开始就完美的,通过一次次的讲课,对每一篇新闻的一遍遍修改,一遍遍润色。学生们各种各样的反馈,我们得以发现其中的问题,进而加以改进。支教本身,就是一种教与学的相辅相成。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可以为学生们带来更加精彩的课程,也可以遇见更好的自己。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
相关新闻
亚运潮涌进山区,夏日微风赴燕源
底薪9000,无经验可免费培训,这样的
黑龙江省兰西县麦子家园团队扶贫济困
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子积极投
“云程发轫”再赴百年,“培风图南”
爱心行动
成都彭州市仁爱志愿者:第一批40余吨
新雷锋青年志愿者协会:结核宣传落实
新湾镇志愿者应急救援队:暴雪“五必
湖北武当山消防救援大队筑牢冬季“防
一元罐爱孩子成长
底薪9000,无经验可免费培训,这样
黑龙江省兰西县麦子家园团队扶贫济
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学子积极
共
0
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公益访谈
公益中国网创始人王生成:公益和慈善急需进一步
【SRC·2022】公益中国网负责人曹胜利:公益,
【SRC·2022】北工商郭毅教授:以负责任的企业
【SRC·2022】北师大中国公益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SRC·2022】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会长黄速建:
【SRC·2022】全球报告倡议组织董事吕建中:低
【SRC·2022】原农业部副部长刘坚:勇担社会责
聋人律师谭婷:让法治之光点亮无声世界
董强:社会组织进入乡村服务乡村迎来时代机遇
金锦萍:互联网公益的共生共创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