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实践团:开展“回首过去,展望未来”访谈活动
2021-09-14赵振宇 李慧茹
       7月22日上午,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蒲公英”社会实践团开展“回首过去实践经历,总结宝贵经验”访谈活动。此次活动通过线上电话提问问题的形式进行,实践队员与2017届实践团负责人刘子林进行采访交流,采访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蒲公英”社会实践团历年的发展,第二部分是学长对“蒲公英”社会实践团未来发展的建议。

QQ截图20210914103726

       采访之前,通过交流了解到刘子林学长现在在北京读研究生,倾听了学长的经历后,一股敬意涌上心头。采访开始我们先表达了我们此次采访的目的,也对学长的到来表达由衷的谢意。

       对于第一部分“蒲公英”社会实践团历年来的发展历程,刘子林学长从实践地的选择、面临的困难及解决方法、实践感悟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首先对于实践地的选择,学长对此的回答是:他们选择的是德州市武城县。因为武城县是他们历年来实践的地方,有着深厚的实践基础。无论是学校的还是当地的老师都有交流。选择这个地方不仅为实践提供了执教的地点也有利于增加他们学校和当地群众的联系。从学长刘子林的回答中也可以得出实践地的选择对于实践成效的重要性;其次是对于实践过程中面临困难时的解决方法,学长笑着说道:其实支教并没有他们想的那么艰苦,当地的基础设施基本都很完善。加上学校和当地联系密切,当地在他们支教的过程中一直给予了很大的帮助。要说真正的困难的话那就是最后的文艺汇演,实践团成员准备了很长时间才完成了这次汇报演出。从中我们可以得出实践过程中,实践团队员应始终秉持服务初心,不惧挑战,勇于创新,不断探索,并付诸于实践;最后为实践感悟,学长略带遗憾地说道: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并没有机会再回到当时的实践地,而且由于孩子们没有手机或者别的联系方式他们也没有和孩子进行联系。他说道:“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回去看一看。”在描述实践感触时,刘子林学长说道:首先是不舍,然后是激动。因为在经历了很长时间支教之后,他们和孩子都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在他们那个纯真的眼里我看到了他们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未来的向往。而激动是他们实践队完成了一项伟大的工作,他们尽他们最大的努力去教授孩子们知识带他们了解外面的世界。

       在了解“蒲公英”社会实践团历年来的发展历程后,学长刘子林又提出一些蒲公英社会实践团转型的建议。对于实践形式方面,刘子林提出:针对线上调研我们应当扩大范围,让更多人填写调研问卷。同时问卷长度要适宜,以便于人们乐于填写;对于实践途径方面,刘子林强调:线下调研,我们应当深入群众,亲身到达地人的家中进行调研;对于实践影响力与覆盖面方面,刘子林学长建议通过宣讲、提问等方式扩大我们的调研范围和成果。同时刘子林学长也对此次转型所研究的主题表达出认可,他认为我们紧跟时代步伐,在全民脱贫刚刚完成就想到了实践团的转型这是非常不容易的。同时也给“蒲公英”社会实践团的未来发展表达自己的嘱托,他认为:实践团应当紧跟党的步伐,紧跟时代潮流,富有创新精神。推动“蒲公英”社会实践团长远发展下去。

       通过此次采访,实践团成员进一步理解了实践团以往的发展历史,感悟到“蒲公英”社会实践团的自身魅力与作为一名实践队员,所必须要具备的品质,也通过分析总结刘子林学长对于实践团未来的展望所提出来的建议,感受到未来实践团发展的任重而道远。通过这次采访,在受益的同时,实践团也将不断摸索,奋力开辟出属于自己的助力乡村振兴道路。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