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假的到来,浙商大杭商院“助学+”团队开展了助学回访、联动助学等暑期实践活动。团队以帮扶乡村贫困学子为宗旨实地走访桐庐县各乡镇贫困留守儿童。不仅仅帮助贫困家庭解决部分经济困难,更多的是给予助学宝贝心灵的教育与升华。
2021年7月1日,“助学+”团队开展了第一次助学回访活动,早上七点半,团队成员于校门口集合,乘坐公交车出发去走访第一站——分水站。

图一:团队成员拉着孩子走在路上 (摄影:汪韵)
经过漫长的车程后,上午十点,“助学+”成员们步行三公里来到分水镇天英村小浩的家中。据了解,小浩的妈妈在他很小就离开了家里,家中重担落在了爷爷奶奶肩上,一家人生活十分清苦。
小浩是一个热情开朗的男孩,一看到“助学+”成员们就连忙为哥哥姐姐们搬来凳子。小浩有着一对弯弯的笑眼,和哥哥姐姐的交谈中也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一下就拉近了两颗心的距离。

图二:团队成员在和小浩聊天 (摄影:汪韵)
小浩今年升五年级,学习成绩很好,也十分懂事,家中挂满了小浩获得的奖状,交流中“助学+”成员们耐心向小浩传授学习方法,成员们在小浩的眼中看到了他对学习的满满渴望,相信在未来小浩能拥有更加美好的生活,愿他保持初心,一直快乐!
图三:团队成员和小浩与奶奶合影 (摄影:汪韵)
经过短暂的休整后,“助学+”成员来到小昇的家中。小昇的父母很早就离异了,爸爸做生意欠下不少债务,家中也没有申领到补贴,复杂的家庭环境让小昇变得害羞沉默,不太爱说话。
图四:团队成员和小昇沟通学习上的问题 (摄影:汪韵)
小昇热爱跳远,跳远的话题打开了小昇的话匣子,他说起跳远的时候,眼里闪着兴奋的光芒,他这份内敛的热爱,深深感染这在场的人,成员们看着也欣慰的笑了。希望小昇在成长的路上遇见更多的小美好,完成自己彩色的梦想。
图五:团队成员和小昇家一起合影 (摄影:汪韵)
最后,在村委负责人的带领下,“助学+”团队步行前往同村的小丽家里。一路上,团队成员向负责人初步了解了姜正丽家的基本情况,小丽的母亲身体残疾,离家在外,小丽的父亲曾经营一家理发店维持家里生计,一次意外的摔伤让小丽父亲的脚不再像往常一样利索,他只能关掉理发店去打短工来勉强维持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

图六:小丽家墙上父亲的病历CT (摄影:汪韵)
很巧的是,在去的路程中,成员们碰巧遇上了回家的小丽和父亲,女孩穿着朴素的T恤和短裤,马尾松松垮垮的绾在脑后,羞涩的笑容里透露出对团队成员到来的开心。她带领成员们去到家里,家里光线有些昏暗,仅有一些简单的家具陈列着,在壁柜上,医院的病历单和CT片显眼的挂着,小丽父亲的脚反复治疗了三次都没能治好,家里微薄的收入不得不让父亲放弃治疗省钱供女儿读书。小丽是个十分争气的孩子,她的成绩名列前茅,刚刚结束中考的她说起自己的理想高中时,眼睛里难以掩抑的是憧憬与希望。
图七:小丽在与团队成员讲述自己的梦想 (摄影:汪韵)
“好事总会发生在下个转弯。”小丽的付出与努力终会让她如愿,团队的成员们相信,争气的小丽会用她的努力为她和父亲带来更好的生活,父亲的旧疾会医好,家里的状况也会好转,所有的一切都会向着光明前进。

图八:团队成员与小丽家合影 (摄影:汪韵)
此次助学回访行动,让留守儿童们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与陪伴,团队成员王梦瑶表示:“对留守儿童的走访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次实践活动,我们为孩子们送去的是助学物资,是一份关怀,给予她们的更是一份对未来的期望,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也会继续为助学宝贝送去温暖,助学,我们一直在路上,我们一直在一起。”
“聚星尘之光,散人间阴霾。”以小爱,聚大爱,积小善,成大善,助学行动用爱心吹出荒芜中的一片花儿,驱散途上的一路黑暗。每一个孩子都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星星,希望每一颗星星都可以在自己的世界发光发亮。用青春的力量,扬起希望的风帆;用真诚的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
追梦路上,盼你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