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榕江:5220名贫困户护青山富口袋
2020-06-09来源:贵州日报
       榕江县通过开发护林员公益性岗位,实现生态与扶贫双赢

       五千二百二十名贫困户护青山富口袋

u=811405245,2358704505&fm=26&gp=0

       “潘大王又要出门巡山咯!”

       手臂上戴起印有“森林巡防”字样的红色袖套,腰上别着镰刀,肩上扛起锄头,36岁的潘永乡出门前一声吆喝,引来孩子们咯咯笑个不停。

       潘永乡家在榕江县水尾水族乡拉术村滚通组,地处月亮山腹地,属于州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为74.04%,至今仍保存着大量的珍稀植物及良好的生态系统。每天清晨,作为生态护林员的他都要走出家门巡山。山大林深、崎岖难行,潘永乡步伐却很轻快,“心境不一样了。”

       以前的山,压在了潘永乡的心头,莽莽群山望不见头,贫困的苦日子也看不到头。现在的山,郁郁葱葱,看在眼里喜上眉头,护了青山富口袋,脱贫致富的日子在眼前。

       守着青山过穷日子,是拉术村过去发展的“痛”。地处保护区虽赢得了好生态的名声,但由于核心自然保护区不能发展相关产业,村民只能在生态缓冲区发展一些生态种植养殖或者林下产业。多年来,拉术村尝试过种植生态水稻和蔬菜,养殖山地黑毛猪、林下小香鸡等产业,但皆因交通不便、运输成本高等原因,产业收益不高,脱贫之路依然漫漫。

       “基本只够温饱,大家都想出去,但缺技术、缺文化,有些人甚至汉话都不会讲,出去也难找到稳定的工作。”潘永乡说。

       如何让贫困群众不再“望山兴叹”?

       2016年,榕江县深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切实提高农民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收入比重,启动生态护林员工作。该县通过开发护林员就业扶贫公益性岗位,坚持“精准、自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开展护林员选聘工作,帮助无法离乡、无业可扶、无力脱贫,并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就业,增加收入。

       据统计,截至5月,榕江县已在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共选聘5220名生态护林员,不仅增强了基层森林资源管护力量,壮大了管护队伍,同时有效改善了建档立卡户家庭的贫困状况,带动23847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实现“一人护林、全家脱贫”。

       榕江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为贫困户提供就业渠道,发放管护补助费的方式,增加贫困户务工收入,既保护好生态,又助力脱贫致富,实现生态与扶贫双赢。

       为解决护林员的后顾之忧,榕江县财政局和县林业局根据管护承包协议等有关情况,严格核定生态护林员补助名单及补助金额,实行一季度一打卡、一拨付,并为每位生态护林员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险和见义勇为险。同时,为提升生态护林员队伍素质,加强生态资源保护、管理及森林防火工作,各乡镇纷纷结合自身实际,组织专业人员,采取分片和分批的方式对生态护林员开展工作业务培训。目前,全县各乡镇共开展生态护员培训105场,累计培训生态护林员2225名。

       记者了解到,在生态护林员有效护林的前提下,榕江县帮助和鼓励他们就近以劳务、土地、资金等不同方式参与林业产业、入股专业合作社等,多渠道增加生态护林员的经济收入,推动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被聘为生态护林员后,家里农活不仅不耽误,每年还能领到1万元的管护补助,增加家里的收入。”潘永乡告诉记者,现在,他还在驻村干部的帮助下,发展了金钩藤、油茶、板蓝根等扶贫产业,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了。

       绿了青山富了口袋。如今,生态护林员已成为榕江全县生态保护的主力军,既有效保护了青山绿水,也切实拓宽了贫困群众的收入渠道。(记者 熊诚 陈丹 李卓檬)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