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在亚欧:透视新加坡佛教的发展现状
2009-05-31

佛教在亚欧:透视新加坡佛教的发展现状

来源:凤凰网 柏林禅寺

  大家都知道,新加坡是一个很小很小的国家,人口不到300万,面积包括填海的部分在内也不足300平方公里。但是,从人口和面积来看,新加坡的佛教发展是很有规模的。佛教寺院有200多座,居士团体有10个左右,僧人共400多位。新加坡有汉系佛教,也有南传佛教、藏传佛教,去年又成立了一个“新加坡韩国佛教中心”。由此看来,新加坡佛教又是多姿多彩的。

  近十几年来,我们的弘法工作才活跃一些,一方面是一些年轻法师到国外留学回来,僧人素质不断提高,弘法人才有所增加,同时我们也还请国外的高僧大德来新加坡弘法。传统的、有规模的寺院都有一些定期的、有系统的佛教课程,也经常有不定期的专题讲座。居士团体的弘法活动同样也很活跃,比如净慧法师来新加坡宣讲《六祖坛经》就是居士团体组织的。

  新加坡的佛教事业除了弘扬正法以外,我们还比较重视社会身心康乐方面的工作,比如健康食品、佛教歌曲等等。我们通过开设这些世间一般的课程,来吸引那些尚未走入佛门的人。这些人尤其是青年人来寺院参加世俗课程的同时,渐渐地增加对佛教的了解,不少人最后就成了佛教徒。居士团体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

  在佛教教育方面,新加坡佛教总会办有一所菩提小学和一所文殊中学。另外,还有一所弥陀小学,是由广洽老法师组织的。引以自豪的是,菩提小学是新加坡15所特选小学中的一个,特选小学也叫种子小学,因为师资优秀,学风良好,每年的小六会考升学率几近百分百,很多人都是千方百计为小孩子争取一个特选小学的学位。所以,从每年年初开始,一些人就通过各种渠道提出捐款,请出家人写介绍信,想方设法地争取菩提小学的学位。政府还提倡办托儿所,尤其提倡民间团体办托儿所。另外,我们还开办儿童周日佛学班、青少年周日佛学班以及其他不同程度的佛学班。佛教总会办的三年制佛学班比较好,因为一个学年下来,学生就可以接受到六位不同的法师、居士的教导。

  新加坡佛教还有一个特色,只有一所佛学院,但是22年前这所女子佛学院就停办了。60年代以前,由于生活艰难,孩子有的是孤儿,有的不一定是孤儿,就被送到寺院来了,女众师父收养了这些孩子,之后又成立了女子佛学院来教育这批小孩。所以目前弘法的女众师父大多数是由这家佛学院培养出来的。后来因为没有生源了,学校只好停办,这是非常令人遗憾的。

  谈到新加坡佛教文化,很惭愧,我们只有一个佛教刊物——《南传佛教》,创办至今已有25年了。另外还有一个通讯小册子——《佛友》,除了登一、两篇佛学文章,主要是介绍全新加坡各佛教团体的活动。新加坡建国才一百七十多年,在文化方面可以说是沙漠,没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地方,那么佛教文化事业自然而然少有建树。

  相对来说,我们在慈善事业方面做得多一些,我们办了不少老人院,但没有孤儿院,因为政府60年代提倡节育政策,每家只能生两个孩子,像中国大陆一样,孩子成了宝贝,即使父母出了意外,也是政府的福利部门或者其他家庭收养他们。我们还有专门照顾顽疾病人的疗养院,比如照顾那些长年半身不遂或者严重风湿行动不便的病人。另外,还有赠医施药的机构,最大规模的就是新加坡佛教施诊所,已经开办了二十几年,社会各界很支持;观音慈善诊所除了本身的诊疗所之外,还有流动服务车。最近还成立了一个专门照顾晚期病人的机构,给予临终关怀。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