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端科技和全球健康”主题对话活动举行
2019-04-18来源:人民网
       16日,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人民日报媒体公益专项基金主办的“尖端科技和全球健康”主题对话活动在中国宋庆龄青少年科技文化交流中心举办。活动围绕诊断、治疗、康复、健康保护、青少年健康知识科普、人工智能+医疗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副主席井顿泉在致辞中表示,健康是人类最大的福祉,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全民健康,专门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强调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而今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正是全民健康覆盖,这也是世界卫生组织的首要目标,两大主题不谋而合,共同指向全民健康,旨在让所有人民群众能够享有可达到的最高健康水平。我们将充分发挥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人民日报媒体公益专项基金的平台优势,更好地落实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有关要求,助力全民健康。

MAIN201904171535000382122887841[1]
活动现场

       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高力博士在致辞中指出,中国的卫生健康事业取得了巨大发展成就。中国建立广泛的医疗保险体系,覆盖95%的人群,相信在未来将会继续取得可喜的进展。尖端科技如何对全球健康做出贡献?技术必须要与政策相辅相成。高力认为,在推动全民健康过程中,必须要发现并提出正确的问题,才能够准确地找到最可行的技术解决方案,而且更重要的是,需要找到评估技术成本和结果的方式。

       高力博士说:“我非常热衷于技术,我是技术的粉丝,而且我在闲暇之余,经常做一些编程工作,这是一个值得在公共健康进一步开发和推动的领域,但同时我希望大家也能更好地去理解技术的所带来的各种问题。”

       美国灰鸟基金创始人Tom Miller说,未来,医疗将会基于数据化实证。他认为,医疗会进一步发展,并演变成由算法来决定医疗。算法和医生的结合,会带来更高的医疗质量,更低的医疗费用给全世界。“我预测,在十年间,相信在一些医学领域将会需要计算机体系的支持,用以来实现更大的发展。” Tom Miller说。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35年将在全球范围内终止结核病的流行。针对这一问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副院长、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副主任李亮认为,这一目标面临以下几方面挑战:一是要有一个好的疫苗;二是要有好的诊断工具;三是要有好的药物。“结核病防控需要技术,需要科研,尤其需要尖端的科技。”李亮说。

       此外,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北京大学医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张海澄做了“心脏健康与尖端科技”的主题分享。

       会议还设置了以“消除肺结核全球面临的挑战和机遇”为主题的圆桌讨论环节,世界卫生组织中国代表处技术官员陈仲丹,中科九峰智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文辉,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副院长、中国疾控中心结核病防治临床中心副主任李亮围绕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分析。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