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大学实践团送科技三下乡到青海
2015-08-25来源:公益中国网
        公益中国网 烟台大学智慧牧羊人赴青海社会实践团于8月11日前往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西海镇地区进行了以“青海高原行,智慧兴牧光”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此次社会实践主要以羊群定位,灯光驱蚊为主要实践内容。青海省拥有4.74亿亩可利用草场,大多数位于三江源区、环青海湖地区,地广人稀且分四季牧场,但放牧设施简陋,智慧牧羊人社会实践团希望普及高科技设施,建立智能化放牧系统,解放劳动力。智能化放牧系统中,青海牧民可通过手机等智能设备确定放牧迁徙路线和羊群路线,实现草场动态监控,获得实时、准确的羊群位置等信息,引导牧民轮换、合理放牧,不仅提高牧民能动性,更能够简化放牧过程,提高放牧效率,给牧民提供了便利的生产劳动条件。 

        深入了解实况 据“实”完善设备  

        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西海镇牧民家中,实践团成员受到了当地村委会及寄宿牧民的热烈欢迎。“你们来的正是时候,现在这个季节,牛羊最容易走丢了。”村长在迎接实践团的时候说。实践团所寄宿牧民家庭是人畜分离试验点和牦牛品种选育及提高生产性能技术集成与示范试验示范基地。示范基地提供了实验牧场1200亩以及羊400只、牛200只,极大的方便了社会实践的开展。在与示范基地专业技术人员的交流中,技术人员说到:“这个季节多雨,在放羊的时候我们也需要休息,如果在休息的时候下雨了,那么醒来的时候羊就不知道跑哪里去了。”随后技术人员关于青海当地目前的环境状况及牲畜的分类情况向实践团做了详细介绍,实践团对示范基地近几年的发展建设也有了详细的了解。随后,实践团根据示范基地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完善社会实践方案,并根据当地天气情况,对仪器的防水措施初步改进。  

        实践出真知
 
        8月12日-13日,实践团成员随牧民上山,进入牧羊区,安装设备,并向牧民详细讲解了定位仪原理及使用方式。8月14日-16日,实践队员到牧民家中确定具体实践结果,实践团成员将羊群的实际位置与监测到的位置对比,发现实际结果与预期效果有所偏差,实践团认为,产生误差的主要是因为所设计的设备是以基站定位为原理,所以在定位过程中需要接收GSM信号,但在实验区域,信号差使得结果相差较大。在分析结果以及经过大量数据的改正后,实践团成员决定采取卫星定位和基站定位双定位的方法,对设备进行改进。实践队员对设备进行了进一步的完善后,将设备安装到牦牛身上,进行测试。这一次的实验结果非常精确,得到了牧民的肯定。 

        “如果这种设备能够放在所有羊上,那不仅仅能对羊群位置进行定位,更能找到那些调皮而离群的羊。”实践基地负责人与实践队员交流的时候说。系统定位功能可在发生自然灾害、羊群离群、羊失窃等事故后及时把位置发到牧民手中的终端上,从而减少损失。而且,牧民也可以利用定位功能,合理设计迁徙路线,对草场和牧群进行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  

       智能化放牧系统的建立任重而道远,烟台大学智慧牧羊人社会实践团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结合,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为将来更好地深入基层、服务基层做出贡献。(完)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