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学院白云苹贫困生基金会“三下乡”医疗支教服务团暑期实践圆满完成

为弘扬“传承文明,播撒爱心”的精神,近日,河南中医学院白云苹贫困生基金会“三下乡”医疗支教服务团在指导老师李志轩、第三附属医院肿瘤科续海卿教授的带领下,在洛阳市新安县北冶镇石山村开展了为期9天的医疗义诊、留守儿童支教社会实践活动。
北冶镇石山村位于新安县西北部山区,小浪底淹没库区旁,房屋依山而建,多以窑洞为主,村里有2000多口人,分布在13个山洼中,青壮年以外出打工为主,留守的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和放暑假无处可去的儿童。
基金会志愿者来到石山村后,不顾山路奔波、天气炎热,立即有序地投入到了义诊和支教工作中。炎热潮湿的天气挡不住基金会志愿者为群众服务的热情,十里八村的群众听说河南中医学院的专家前来义诊,纷纷赶到石山村村部(义诊驻地)向随队专家咨询。随队专家带领医疗组的志愿者们为群众进行健康普查、医疗咨询、卫生科普知识宣传以及中风、眩晕、头痛、偏瘫、麻木、失眠、颈肩腰腿疼,胃肠道疾病,小儿遗尿,假性近视、肩周炎,关节炎,眩晕,小儿食积等
常见病、多发病的具有中医特色的免费医疗诊断和针灸,推拿,拔罐等特色治疗服务。由于石山村属于山区,道路崎岖,考虑到高龄病患因自身体质和山路行走不便无法得到及时诊治,随队专家续海卿教授、李志轩、郜文菊老师还多次深入患者家中为乡亲们进行诊治。专家们娴熟的医技、良好的疗效,志愿者们的热情服务,得到乡亲们的一致认可。在为期
9天的义诊活动中,医疗组共服务群众500余人次。发放医疗常识宣传海报1000多份。
同时,以关注留守儿童为主的白云苹贫困生基金会第七期
“希望之星”学校乡村支教活动也在石山村顺利开学。支教活动以开阔留守儿童视野、丰富课外文化生活为主,开设了弟子规、英语、手语、舞蹈、音乐、手工艺品、科普知识等课程,其中太极剑、八段锦、健康小常识等具有中医特色的课程深受孩子们喜爱。期间,基金会对石山村十位家庭经济困难的优秀中小学生捐赠了学生用品,基金会志愿者还走访了四位品学兼优的困难学生并将对他们进行长期关注和帮助(另,基金会从
2012年开始资助的修武县第二敬老院的一名家庭特困学生,2015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南京大学国防生)。支教的9天里,共招收留守儿童76名。志愿者们播撒了知识的火种,和孩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在21号“希望之星”学校文艺汇 演时,小朋友们的精彩表现让乡亲们看到孩子们的成长与进步,志愿者们的付出和辛勤的劳动也赢得了乡亲们的广泛赞誉。
活动开展期间,新安县卫生局王军局长、高文正副局长,北冶镇卫生院陈森院长多次到驻地看望,给予帮助、信任与支持。基金会的志愿者们在为乡亲们服务的同时,在专业素养和临床实践能力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前进方向和职业规划方面有了自己新的思考。基金会将会把
“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传承文明播撒爱心”的精神传承下去,为更多的人带去爱和关怀。
(文:杨晶晶 张赢丹 摄影:王永祥 张赢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