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育“军训一年”可行吗?
2009年03月09日 来源:华商网-华商晨报 作者:傅万夫
3月7日下午的上海团全国人大代表小组讨论会上,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原主任龚学平语惊四座,“我建议大学教育恢复5年制,高职由现在的两年制改为三年制,第一年搞军训”。
龚学平代表关于大学恢复五年制、第一年专搞军训的提议并非一无是处。 军训是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一个很好的平台。
但该建议的可操作性让人觉得有些不可行。首先,军训一年的前提是军训内容丰富,有东西可培训。而现在的军训,常见的就是队形和站姿训练,在训练内容单薄的前提下,拿出一年时间来搞军训,恐怕有些不现实。再者,学校拿什么来约束军训期间大学生的表现?非军人的军事管理又将有多大阻力?毕竟,学生是来学习的。
龚学平还建议,大学军训第一年可以免交学费,只要交生活费就行了。那军训一年的费用谁来承担?学校,还是政府?虽然可以不缴纳学费,但一年的生活费对于部分农村家庭来说,也还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笔者宁愿相信,这个建议的更高出发点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这也是目前金融危机下很多建议的出发点。此前,就有教育部公布将扩招5万硕士研究生,标榜是为了提高人才结构,实际仍旧摆脱不了缓解就业压力的本质和初衷。如今的问题是,缓解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一年后呢?两三年后呢?大学生终究是要毕业的,终究是要走向社会的。这个时候总不能再军训了吧!
何况,每年有几百万在校的大学生,如果都让军队来负责军训,尽管目的只是为了锻炼和学习,但对军队的正常工作是否会产生影响呢?毕竟我们的部队还要承担保卫祖国安全的重任。
与其想尽一切办法缓解就业压力,不如以市场为导向,调剂课程安排以及实习见习期。此前,北京市政协委员孙狄就曾建议,希望能借用“博士后”模式,在企业中建立“学士后”、“硕士后”制度,为毕业生设立两年的见习期。这期间,毕业生与企业可以双向选择,再由国家给企业一些保险免除政策,这样不仅给企业提供更多选人机会,也给毕业生一个适应社会的过渡期,或许这更能有效地缓解当前的毕业生就业压力。而类似这种恢复大学五年制或拿出一年时间专搞军训的建议,不过是解决暂时性“失眠”困境的短期行为而已。
金融危机下,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确成了热点和重点,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失去正确的判断。只有深入进行切实有效的调查研究,拿出更多有针对性的策略和可延续性的方案,才能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