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物品有了义卖点(图)
2006-05-12
 

设在镇邦路72号,所得收入再用来资助特困人员;该点同时提供义诊服务

今早,医务人员在义卖点内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刘东华 摄

本报讯(记者 林小红 通讯员 杨碧英)社会各界捐赠给红会的,不宜放在博爱超市的各种物品,今天第一次盘活起来。它们被放在固定的义卖点,以便宜价格出卖,所得收入再用来买特困人员急需的用品。

这个点设在镇邦路72号的一栋侨房内,房主是本报评选的厦门十大慈善人物许丽慧老人和她的先生刘以德。红会于2004年8月在这里启动了博爱超市。博爱超市得到市政府的支持,搬到了湖光大厦,今天红会把这个博爱超市的发源地作为固定义卖点,同时,也作为红会长期的义卖、义诊、义捐点和厦门红十字医务人员志愿服务点。

义卖点开放时间是每周三至周日的8:15—17:30,义卖物品来源是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向红会捐赠的、属于不适当直接救助贫困户的物资,如烟酒及其他高档贵重物品,以及爱心企业捐赠的允许义卖的产品等。义卖物品一般是未使用过的合格产品,但不提供保修服务;价格一般比市场价低,只标起价,多交不限。书画名家爱心作品由相关部门拟定最低价,自愿认购,欢迎多捐。

义卖点可为捐赠大宗物品的单位设立专柜。志愿服务点由第一医院、第二医院、中山医院、中医院、市妇幼保健医院、仙岳医院、眼科中心、口腔医院等17家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每周五至周日8:30—12:00为所有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就医建议、测血压等服务;持有惠民门诊医疗卡的对象,可凭此处医务人员处方到红会指定药店免费领取40元的常用药品。

虽然还没来得及广泛宣传,但记者发现,附近居民已经熟悉这个点。今早有多位市民购买了义卖品,灿坤捐赠的小家电最受欢迎。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