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在镇邦路72号,所得收入再用来资助特困人员;该点同时提供义诊服务
今早,医务人员在义卖点内为居民提供医疗服务。刘东华 摄
本报讯(记者 林小红 通讯员 杨碧英)社会各界捐赠给红会的,不宜放在博爱超市的各种物品,今天第一次盘活起来。它们被放在固定的义卖点,以便宜价格出卖,所得收入再用来买特困人员急需的用品。
这个点设在镇邦路72号的一栋侨房内,房主是本报评选的厦门十大慈善人物许丽慧老人和她的先生刘以德。红会于2004年8月在这里启动了博爱超市。博爱超市得到市政府的支持,搬到了湖光大厦,今天红会把这个博爱超市的发源地作为固定义卖点,同时,也作为红会长期的义卖、义诊、义捐点和厦门红十字医务人员志愿服务点。
义卖点开放时间是每周三至周日的8:15—17:30,义卖物品来源是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向红会捐赠的、属于不适当直接救助贫困户的物资,如烟酒及其他高档贵重物品,以及爱心企业捐赠的允许义卖的产品等。义卖物品一般是未使用过的合格产品,但不提供保修服务;价格一般比市场价低,只标起价,多交不限。书画名家爱心作品由相关部门拟定最低价,自愿认购,欢迎多捐。
义卖点可为捐赠大宗物品的单位设立专柜。志愿服务点由第一医院、第二医院、中山医院、中医院、市妇幼保健医院、仙岳医院、眼科中心、口腔医院等17家医疗机构医务人员,每周五至周日8:30—12:00为所有居民提供健康咨询、就医建议、测血压等服务;持有惠民门诊医疗卡的对象,可凭此处医务人员处方到红会指定药店免费领取40元的常用药品。
虽然还没来得及广泛宣传,但记者发现,附近居民已经熟悉这个点。今早有多位市民购买了义卖品,灿坤捐赠的小家电最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