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推出“语音红包,为爱发声”公益项目
2015-02-17来源:腾讯微信
    在移动互联网颠覆着一个个传统行业的同时,公益行业也认识到了危机与出路。一些公益机构开始尝试将移动互联网与筹款等项目相结合,探索更多新模式。


    羊年春节到来之前,微信平台上一个叫做“语音红包,为爱发声”的互动活动在情人节开始测试,于2月15日晚8点正式开始推广即迅速火爆,一小时内吸引了二万多人热情参与,截止发稿活动还在火热进行中,预计春节期间还会出现高峰。


  与微信平台上常见的各种红包不同,这个脱颖而出的“语音红包”是一个调用最新发布的微信JS-SDK接口的互动页面,允许用户利用节日时间亲口录制一段语音祝福发给亲友或发至微信群和朋友圈。通过自定义昵称和位置还可以“伪造”出一些有趣的场景。这项微小而“走心”的功能受到了网友的广泛喜爱。作为一款移动互联网产品,它同时满足了创意、技术和事件三个推广核心要素,因此传播效果非常出色。


  此外更重要的,它还兼具筹集公益款功能。作为筹款活动的载体,该“语音红包”由天津滨海助残公益基金会委托Beagle创意团队义务设计开发,益美传媒进行公益推广支持。首个“语音红包”由高诚消防实业有限公司赞助,每传播一次会支付1元钱公益捐款定向用于天津祥羽孤独症互助会的孤独症儿童康复托养项目,首批款项已拨付到账。根据传播效果,稍后还可能推出第二个、第三个由其他企业赞助的定向公益用途的“语音红包”。此外,类似“语音红包”的其他产品也在策划中,计划成为一个系列,旨在通过这些载体形成一种成熟的合作模式,日后还可开放平台给其他公益基金会和NGO用于移动互联网筹款。

  此次活动中,一般用户在获得了送语音祝福的实用功能同时,通过“动动嘴”助力了公益项目筹款,赞助企业获得了“性价比”极佳的宣传效益与口碑,基金会则帮助项目执行机构获得了关注和捐赠,打破了参与难、推广难、募捐难的僵局,实现了1+1+1>3的多赢互助。

  移动互联网使这种“平台思维”的合作模式更加容易,同时也更紧迫。刚刚组建注册的天津滨海助残公益基金会秘书长郭力坦言:新机构、小机构,更要从一开始就依赖和把握移动互联网,否则很快就会难以生存。另外,此次开发团队的成员全部是公益行业以外的志愿者,这使他们相对更容易逃脱思维定势并把其他行业比较成功的尝试引入公益行业,易于创造更好的创意作品。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