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妨做点“无用”事
2014-12-15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沐沂
       最近朋友圈在转一篇陈道明的文章,标题是《做点儿无用的事》,文中他自述其志:“不做无为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古人云:“六十而耳顺”,按照儒家的修养功夫,年近六旬的陈道明已“不惑”而“知天命”,离“从心所欲不逾矩”大概也只有一步之遥了。一向寡言的他又说了这么大段话,其中道理值得深究。


你会做“无用”之事吗?

    他讲他的“无用”,我们却可以体会其中的“大用”。其不枝不蔓、不疾不徐的表演,或许正是“无用”功夫磨出的一股子静气。

    其实,这“无用”的道理并不新奇。庄子曰:“无用之用,方为大用。”为了说明这个道理,善讲故事的庄子讲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有人得了一个巨大的葫芦,却陷入了纠结:拿它盛水吧,不够坚固;剖开成瓢吧,又没有那么大的水缸。真是大而无用啊,不得不砸碎它。脑洞随时开的庄子听后哈哈大笑:你可真是不会用大的东西啊,为什么不绑在腰上做成腰舟,让自己浮游于江湖之上呢?

    我们可以体会这个人听了庄子的话后“整个人都不好了”的感觉:这摆明了是用“形而上”碾压“形而下”嘛。但千年以降的中国古代文人们却要感谢老庄,多少怀才不遇、多少犯颜遭弃,都在庄子的“逍遥游”里获得慰藉与升华,躬耕田园、纵情山水让他们的人生不至倾覆,更给我们留下那么多珠玉之词。

    儒道互补,让中国人的人生变得诗意盎然。刚健有为、奋发进取固然是人生要义,但仅有这一路径,显然无法安顿曲折多舛的人生。人生的很多时候,需要缓冲、沉潜、修炼与等待,更需要超越,超越这平凡的生活。

    先哲的智慧仍对我们的人生有意义。现实生活中,我们见惯了急匆匆赶路的人,稍有停顿便觉无聊;也见多了“利欲”缠身的人,绝不做无目的之事。这样的人不得不面临这样的危险:越来越成功,却越来越不快乐;一旦遭受打击,人生从此崩溃。

    从这个角度讲,所谓的“无用之事”,也许是人生的一扇窗,奔波之余,打开来透透气;它又是一个修炼场,让你在厚度与韧性维度上更多地成长,去开创更辽阔的人生境界。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