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容和自律是消除艾滋病的根本途径
2014-12-01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冯海宁
   与以往历年的宣传主题一样,消除对艾滋病的歧视,增加社会的宽容,仍旧是世界范围努力的目标,因为这也是消除艾滋病的根本途径。

  今天,是第27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的主题仍为“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副标题是“共抗艾滋,共担责任,共享未来”。与以往历年的宣传主题一样,消除对艾滋病的歧视,增加社会的宽容,仍旧是世界范围努力的目标,因为这也是消除艾滋病的根本途径。

  一直以来,人们将艾滋病视为继结核、癌症之后,人类遇到的又一个“不治之症”,这也是人们谈艾色变,乃至产生歧视的原因之一。事实上,随着近年来医学的飞速发展,只要能够及早检测发现感染,并在最快时间内服用抗病毒药,艾滋病毒完全可以被控制,感染者可以长时间地与病毒和平共处,与正常人一样健康生活。具体到我国,因为国家为此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到目前为止,无论是病毒检测还是治疗药物,全部都是免费的。虽然被艾滋病毒感染,是感染者遭遇到的命运不幸,但从预防和治疗角度上说,他们却又是所有疾病中最幸运的一个。

  但即便如此,感染者并没有因此减少,以北京为例,今年上半年全市共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1680例,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1%。所有的新发病例中,有49.6%是通过男男性行为途径传播。之所以至此,一个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歧视的存在。因为担心被歧视,感染者不敢告知别人,也不敢接受治疗,这就增加了与之接触者感染的机会,不独感染机会最高的性伴侣,还包括他们的同事、邻居,和给他们治病的医生,后者如果在手术中被划伤,很可能因为“职业暴露”而感染。而艾滋病毒的特点就是,破坏感染者的免疫力,这又使艾滋病感染者比别人多了患病乃至接受手术的可能……

  不能否认,社会因素是造成歧视的原因之一,就像三十年前,我们无法接纳牛仔裤,留长发的装束一样,这与人们的视野、见识有关,也与社会文明程度的高低有关,这些改变需要时间。而与此同时,对艾滋病感染方式的充分了解,以及对自我防护的落实,其中包括每个人洁身自好的生活方式,以及医生等高危职业的职业防护,这些如果能落实到位,而且形成生活习惯乃至职业习惯,以这种一视同仁的防护措施面对所有人,而不独艾滋病感染者,不仅保障了自身的安全,也减少了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歧视,社会的宽容度也会随之增加,而只有这样,人类消灭艾滋病的梦想,才能从医学的理论上落到现实中。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