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获得内心的平静
2014-12-01来源:腾讯佛学 作者:希阿荣博堪布
        问:人如何获得内心的平静?

    答:我觉得现在尤其是城市里的人生活节奏太乱,追求的东西太多,饮食、睡眠没有节制,人心浮躁。如果想心里平静一些,应该尽量让生活简单一点。 

如何获得内心的平静

 如何获得内心的平静?

    每年夏天都会有一些汉族居士到扎西持林闭关院进行短期的修学。山居生活简单、清苦,大家却很快乐。一位居士告诉我,他平时忙着工作,忙着挣钱,觉得生活本该如此,也只能这样,因为吃穿用度都要上好的,都得花钱,所以要不停地挣钱才能维持生活的水准,可是在扎西持林呆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自己的快乐感、满足感并没有因为饭菜的粗淡、用度的简陋而减少,反而比往日过得更安乐。

    于是他就想:“哦,原来快乐很简单。既然慢下来、俭淡下来同样能过得快乐,为什么还要那样忙碌如一只旋转的陀螺呢?”下山后,他果然减少了应酬,减少了生意,把更多的时间用于修学佛法。幸运的是妻子和孩子也在他的带动下开始学佛。几年下来,家里的生活虽然不像以前那样阔气,但一家子却过得比以前轻松和睦。

    生活富裕后,人们应该学会平衡,否则物质丰富带来的快乐会很快被困惑取代,科技发达带来的方便会让人更加疲惫不堪。

    山居修行期间,很多人选择止语。终日默然,以避免妄言绮语等过患。其实,人们平日说话也是说得太多了,不仅在不知不觉间犯下了许多言语上的过失,而且言多伤神,说来说去,直把自己说得心神不宁、身心俱疲。现实世界、网络世界都是这样。你出门去走一圈,看看街上来来往往的人,专心走路的很少,有的人一边走路一边打电话或者发信息,有的人恍恍惚惚、心不在焉的,迫不及待要回到因特网上去聊天,购物,吵架,围观。

    各种各样的新闻、消息真的就那么有必要知道吗?对多数人来说,一遍遍机械地刷新闻不过是一种习惯和瘾头,只是把脑子弄得乱糟糟的,并不能给心脑带来多少启迪。你一句,我一句,话是说多了,表达能力却越来越弱。

    我并不是说像手机、网络这样的新技术、新事物不好,社会发展的趋势无法逆转,人在其中也不能全由得自己,只是你要努力把握住生活的平衡,用物质、技术带来的便利去感受、去探求生命的美好和意义,给自己时间去沉淀、提炼,而不是反过来被技术和物质牵着走。 聒噪、匆忙、肤浅中年月飞逝,亏的是你自己,不得安顿的也是你自己。

    人怎样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这样的问题,现在不太有人问了,因为内心的平静实在不是练一练瑜伽操、读一读励志文学、看几回心理医生就能得到的,你需要改变价值观念和生活的诸多定式,而那又是一件需要付出多少心力去做的事!

    现在的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金钱、情感投入去完成事情,所以生活中便充斥着多快好省的东西。廉价,不一定是价格低,而是心灵的投入少。物件也好,事务也好,做的人不用心,受的人也不用心,一个个都努力想把自己这辈子赶紧敷衍过去似的。改变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要肯放弃,也要肯投入,要耐得住过程的缓慢、琐碎和艰难。

    心里的牵挂多,便难以平静。牵挂些什么?总不出财、色、名、食、睡。这五样是世人最大的执著所在。判断自己对一样东西的执著程度,简单的办法是看它会令自己有多焦虑不安。你心里越是焦躁,说明你执著的越多。回归内心的宁静需从淡化内心的执著入手。

    关于财、色、名,古今圣哲已经有很多教诲了,我就不再啰嗦。总之是把这些看淡一点,有益无害。你看得重,未必就有更大的机会得到。日常起居上,现在多数人的饮食、睡眠都是过量的,以致四大失调,疾病频发。少吃一点,少睡一点,精神、身体会更健康。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