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两位老人正在将书装在箱中。 王海鹏黎娜摄
本报讯(记者黄亚平)82岁的施昌煊老人和老伴肖容璋将他们珍藏几十年的100多本图书,通过本报记者捐给周至县熨斗小学。
本报日前报道周至县熨斗小学没有阅览室,学生图书匮乏的消息后,本报老读者、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西北供销公司的离退休干部施昌煊和肖容璋夫妇随即与记者联系,他们要将珍藏多年的图书拿出来捐给山区的孩子们。这几天,老两口整理出100多本图书,打包装箱,这里面有革命战争题材的《星火燎原》《红岩》《林海雪原》《刘邓大军风云录》,还有《西行漫记》《冰心作品选》等书,还有上世纪五十年代的苏联小说《我们这里已是早晨》《远离莫斯科的地方》和工具书等。两位老人说,这些书都是他们非常喜爱读的书。无论他们走到哪里,这些书他们一直都带到哪里。眼下,山区的孩子需要图书,俩人毫不犹豫地将书拿出来,捐给孩子们。
据了解,施昌煊和肖容璋夫妇长期资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他们先后资助6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在老人的影响下,他们的孩子也像父辈一样资助了3名贫困学生。施昌煊和肖容璋夫妇表示,他们还打算每年拿出钱来为周至熨斗小学订阅报刊,再资助一名贫困学生。
昨天记者与周至县熨斗小学的李校长取得了联系,李校长激动地说,他代表全校的孩子们感谢施昌煊和肖容璋两位老人,他们一定要把图书阅览室早日建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