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千年古刹:见证藏汉文化融合之美
2014-10-14来源:新华网 作者:许万虎

西藏千年古刹:见证藏汉文化融合之美(资料图)

新华网拉萨10月9日电(记者许万虎)在西藏林立的藏传佛教寺院中,夏鲁寺有点特别:它一反西藏寺院依山而建的传统,静卧良田万顷的河谷之上。同时,作为元朝皇帝赐金重修、扩建的千年古刹,它通体透着浓浓的中原建筑气息,镌刻着藏汉文化交融的记忆。

距离后藏日喀则市区20多公里,年楚河与霞曲河交汇处,遥见翠绿色琉璃掩映金顶的小型建筑群,那便是夏鲁寺。夏鲁寺,意指“像嫩绿的油菜苗一样生机盎然的寺院”,相传由吉尊·西绕琼乃于公元1027年建立。

“1329年,寺庙遭到洪灾毁坏,后来由当时元朝皇帝赐大量财物重修,形成了今天的规模。”34岁的夏鲁寺僧人嘉措说,“我们寺院与西藏其他寺院差别很大,它是藏汉建筑、绘画风格交融的典范,是古代藏汉人民文化交流的见证。”

夏鲁寺这一身藏汉合璧的独特气质,与当年元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直接管辖密不可分。史料记载,当年元朝在西藏设立了十三个万户府分管政教大权,其中夏鲁万户府,就设在夏鲁寺。

“当年山洪暴发毁寺后,布顿大师及时向朝廷报告夏鲁寺灾情,并发誓为弘扬佛法而修复和扩建夏鲁寺,得到了元朝皇帝的支持,不仅安排大量维修资金,还派来许多工匠、画师进藏帮助设计施工。”嘉措说。

跟随嘉措,记者看到寺庙措钦大殿坐西朝东,面对一个巨大广场,广场东、南、北三面被双层僧舍和仓库包围,显得疏密有致。

最显眼的是大殿歇山式的大屋顶,其上覆盖琉璃瓦,屋檐下斗拱交错铺衬,殿内顶棚则为缤纷的藻井图案,这些都是典型的元朝建筑式样。而寺院的墙体和庭院,却遵循西藏传统建筑风格。

“许多游客来寺庙旅游时,都很惊奇,很难想象西藏竟然有内地建筑风格的寺庙。”嘉措笑着说,“每次抬头远望寺庙藏汉风格并存的景象,我仿佛看到了古代西藏与内地文化交流的繁荣场面。”

记者看到,大殿内四大天王等部分人物造型和山水、亭台楼阁纹样的表现手法,以及护法神殿的青龙和朱雀纹样,西无量宫殿中萨迦五祖壁画中的树木晕染,都是以中原绘画艺术特色表现藏传佛教题材的代表作。

“寺庙南配殿里保存着距今600多年的精美壁画,其中《宝生佛》就是元代壁画风格,非常典雅庄重,而且渲染强烈。”嘉措说,即使在元朝时期非常繁盛的萨迦寺,也很少发现元代的绘画遗迹,但在夏鲁寺却完整保存了不少,寺里将它们当作宝物来珍藏。

近年来,夏鲁寺主体建筑及壁画因自然侵蚀出现不同程度损坏。西藏文物部门斥巨资对寺庙进行修缮保护,寺内珍贵壁画也完成了数字化记录工作。

“夏鲁寺是汉族和藏族工匠相互切磋工艺、共同合作的智慧结晶,它在研究古代高原各民族文化交流方面是一份珍贵的资料。它的存在,还向世人展示着古代西藏与中原内地密切交往、互帮互助的历史。”嘉措说。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