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责任的认同治理只是空谈
2014-01-26

没有责任的认同治理只是空谈

2014年01月26日 来源:法制日报

    雾霾被国家权威部门纳入“自然灾情”,这一信号传递出的,是对雾霾形成原因的彻底颠覆。事实上,雾和霾是两种不同的概念。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所以无害;而霾是由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对环境污染极重,危害极大。

    很显然,雾的产生是自然的作用,而霾的出现则完全属人力而为了。近年来,随着大气污染的加重,雾与霾二者已牢固结合,单纯意义上的“雾”已不复存在。换句话说,,由于天气变化而自然发生的“雾”越来越不纯了,因为掺杂了大量的“霾”而变成了有毒有害的“雾霾”。

  这次对雾霾的归属界定,有关部门有避重就轻之嫌,虽然肯定了其危害性,但只侧重于“雾”的“自然不可逆性”,而忽视“霾”的“人为污染成因”,会对公众产生误导——雾霾是“天灾”,既是天灾,即与自己干系甚远了。非但如此,还可能导致有的地方政府产生消极懈怠的心理,对治霾责任推诿扯皮。事实上,此前个别地方即有过此番言辞:某城市连居“中国大气污染城市”榜首,却坚称自己属内陆城市,空气不易发散,自然原因容易形成雾霾云云。其实,自然产生的只是“雾”而已,而“霾”作何解释!

  近期雾霾频发,或许将其纳入自然灾害之列,会引起更广泛的重视,这样的初衷无可厚非。但是,科学的界定同样重要,因为,这关系到责任。无论是从公众还是地方政府,乃至相关单位来说,没有责任的认同与执行,雾霾的治理只能是一句空谈。

  河北省博野县环保局 冯丽敏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