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作品是否该进中学教材
2012年10年10月15日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有关莫言作品是否该入选中学生教材的话题引起热议。语文出版社称,目前该社已确定将莫言作品收录在高中语文选修课程中。《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李敬泽认为,不要低估中学生的理解能力,莫言早期的短篇小说充满诗意,非常适合中学生读。(10月14日京华日报)
莫言作品是否该入选中学生教材,评判权究竟在哪?是那些杂志主编?还是专家学者?我想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中学生,因为他们才是受众体。所以,我们在议论的同时,能否先问一下中学生们的感受。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对其作品文学价值的一种肯定,但其作品的时间宽度比较大,作者群也很广,并不是每一部、每一篇作品都适合中学生阅读,所以必须具有选择性,但是在选择之前,选择的主体是谁,如何进行选择是必然关注的问题。在选择主体上教育部已经置身事外,出版社应该握有决定权,但在决定之前必须做好调研,把比较适合中学生阅读的莫言作品在中学生中进行阅读调研,倾听学生们的感受和效果,然后做出选择,这才是科学之举。如果贸然自我决定,不顾及学生们的感受,反而得不偿失。
作为教育事业,是一项慎重的事业,就如同我们的改革一样,得需要循序渐进,多做试验,搞一些“试验田”。不能因为莫言获奖就冲昏了头脑,莫言作品入选中学生教材不要急功近利,不妨做一些试验读本,在试验基础上进行大面积的推广。这才是对学生的负责,对教育的负责。
莫言作品入选中学生教材需慎之又慎,能否让中学生们把话讲完,其他人再发表自己的高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