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公益是高速公路的正道
2012-10-10

回归公益是高速公路的正道

2012年10月10日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在这个刚刚过去的双节中,全民休假的美好日子似乎没有想象中那样休闲快乐。至少那些奔着高速公路假日免费的有车一族,借此黄金假期安排的行程竟是生生添堵的过程。不仅仅是高速公路上堵车影响了行程,免了通行费却让受惠者的堵心感受加码。

  然而,“免费政令”的操作者对此感受大不同。交通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认为,首次实施重大节假日小客车免费通行政策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首战告捷。因为“全国公路网交通流量比往年和平时都有大幅增长,总体运行平稳,局部路段由于交通量增大和交通事故多发导致车辆通行缓慢或者短时拥堵,但没有出现严重阻断情况”。

  必须看到,堵车并非因为免费,黄金周不免费也会堵车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可能是交通部新闻发言人的视觉过于宏观,遭遇了堵车之苦的人们对上述“免费通行政策首战告捷”的自我评价恐怕难以认同。这个“首战告捷”意味着再战,政策制定者对于接下来的节假日高速公路“免费”政策信心满满。在这里,笔者坚持认为必须搞清楚一些问题的来龙去脉,“首战告捷”的评价无疑是管理者自己表扬自己。也就是在交通部节前发出有关高速公路节日“免费政令”之后,笔者先后发表了两篇评论,主要谈及的都是“免费政令”的那些硬伤,诸如政策出台的程序合法性,政策实施的公平性等等。同时,也指出过这个政府政令回避了公众对高速公路运营者“暴利”的质疑,回避了收费公路为何不能彻底免费的根本,回避了自古以来修路都是政府义务的问题。

  现在,显然不能仅仅是总结成绩,只是看到“全国高速假期免费将减收200亿元”、“免费大餐”令国家因此减少30亿元税收这个对百姓减负的一面,而更应该审视另一面:公路收费问题就像黑洞一样,吞噬着百姓的金钱,高昂的物流总费用制约着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便民政策,“免费政令”之所以无法消除其政策的讨巧之嫌,核心就在于管理层没有去解决高速公路本不该收费这个一切问题的总根源。

  开车本来就已经交了养路费,免费通行本来就是正常的事,如今政府拿纳税人的钱修了路,再向纳税人收钱;又将有条件的部分“免费”政策视为惠民的给予,这无论如何是讲不通的逻辑。管理部门如果只是拿“节假日免费”搪塞“公路”存在的实质,那么,中国目前正式批准的6000多个、平均30公里一个的收费站,消耗的不只是社会以及民众的成本,多如牛毛的收费站事实上正是中国经济的肠梗阻。

  显而易见,打通肠梗阻的当务之急不是何时对谁免费,而是全面地清理收费站,从源头开始,还原公路产品的公益属性,逐步还路于民才是正道。服役了26年的郑州黄河公路大桥,自10月8日零时起终止向过往车辆收费,正式回归公益属性。其实,被称为“吸血鬼”的郑州黄河大桥,早在1996年就还清了银行贷款。这样能够继续“违规收费14.5亿元”的情节,在全国各地还有多少,管理者或许可以在这里多下工夫。埋头计算节假日能够为一部分民众减少多少负担的惠民收获,难道不是在维持一种本末倒置?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