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拍行动能否帮助流浪儿童
2012年9月6日 来源:公益时报
今年8月20日,有网友发布微博称,在北京731路公交车上看见一位小女孩边哭边喊“找妈妈”,她和同行的中年妇女口音不同,妇女“不敢正视他人”。该网友称,妇女假装打电话说,“是妈妈吗?我们很快就到了,她哭了,来跟妈妈说句话”。但她刚把手机凑到女童耳边就收了回来。因怀疑女童遭遇拐卖,这名网友将女童的照片发到网上并报警,引发网友数万条转发。
后经警方核实,女童并非被拐儿童,与其同行的妇女为其姑姑,当日是该妇女将女童从中关村接回住地。
公安部治安管理局近日发布的微博引用了该网友上传的图片,并就此对“随手拍解救乞讨儿童”行动提出建议。微博称,“随手拍”行动中,“被拍的基本没有被拐儿童。网上如潮般的公益热心感人肺腑,但发起人一定要谨慎从事,不能让爱心廉价支付,更不能让无辜者心灵受伤。社会需要爱心,同样也需要尊重。”公安部打拐办主任陈士渠转发了该微博,并评论:“赞成。发现疑似被拐儿童可当场询问或报警核查。”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于建嵘教授倡议并发起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行动,受到众多网友支持,并在微博上形成热潮。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警方也开始关注这一现象,并在本地媒体的联动下,对流浪乞讨儿童进行排查。不过,自行动开展以来,社会上的争议之声从未停止。
众多律师曾就此提出担心,认为网友的出发点虽然是好的,但随手拍照将公民照片上传至网络,质疑其为“拐卖儿童的犯罪嫌疑人”的做法,涉嫌侵犯他人合法权益,并不值得提倡。
活动发起人于建嵘曾就此回应称,很多人目前还存在一个误区,“我们的行动不是‘打拐’,因为有的流浪乞讨儿童并不是被拐卖的,我们的目的是让那些儿童离开乞讨,得到社会的救助。”
你是否参与过“随手拍”行动?有没有考虑过这样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公益时报》与搜狐公益联手推出“益调查”——你认为“随手拍”行动是否真的能够帮助流浪乞讨或被拐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