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课桌上学稚嫩肩膀何堪
2012年9月5日 来源:广州日报
9月1日,湖北麻城市顺河镇3000余名学生需要自带课桌报到。据悉,开学前约2000套新课桌被分配到顺河镇的一所希望小学和中心小学,其余3000多学生,有的把茶几拿来当课桌,有的留守儿童由年迈的奶奶扛桌子为其报到。
“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口号喊了很久,遗憾的是,3000多孩子扛着课桌上学的场面表明,这个理想仍未照进现实。当稚嫩的孩子们肩上扛着一张张沉重的课桌走进学校,所谓的教育平等显得多么的苍白。
更令人心酸的是,自带课桌上学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几乎每年开学都会有类似场景:河南洛阳市孟津县的一些中小学校规定部分学生要自带课桌椅,据记者调查,当地中小学生自带桌椅上学已有十几年历史;山东郓城县玉皇庙镇孔厂小学,有近300名学生需要“自带课桌”……让人恍如穿越到上个世纪。
一张课桌要多少钱?义务教育实行了这么久,为何学校连基本的课桌都无力配备?难道就因为这儿是农村?可是中央政策不是向农村倾斜吗?
在首届中国贫困地区小学校长论坛上,来自贵州的校长郭昌举说:我们村(教育水平)离县城至少差20年,县城离北京又差了50年;另一位贵州山区校长聂章林则说,北京的学生又白又胖,自己的学生又瘦又矮。昨天还有一条新闻说,上海小学开学日,有家长托关系找到老师,指定孩子坐“2排4座”,因为该座位正对讲台。当农村的孩子还在为一张课桌而绞尽脑汁时,城市的孩子居然已在为自己的座位而拼爹拼关系,这样的城乡差距,又何止70年?
我们的GDP已高达世界第二,然而我们的教育投入还在苦苦追求4%的目标。而在这背后,城乡教育的巨大差距更令人心酸。是我们的有限投入让一些农村学校穷得连课桌都买不起?还是课桌投入早已落实,只是不知道最后到底落入了哪些人的口袋?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