诙谐的励志语扭曲的价值观
2012-08-30

诙谐的励志语扭曲的价值观

2012年08月30日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武坤

  “不学习的女人只有两个下场:逛不完的菜市场,穿不完的地摊货。不学习的男人只有两个下场:穿不完的阿迪屌丝,捡不完的破瓶烂罐。”这条由平顶山某高中高三学生上传的“班级励志标语”,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有人认为“新颖、有趣”,有人则担忧其背后透露出来的不正常的价值观会“带坏孩子们”。(8月28日大河报)
  
  事实上,古人谈学习,也有诸如“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类的赤裸裸言辞,高中生们受潮流影响,借用“少壮不努力,老大当屌丝”来激励自己学习,也算得上是体现了“时代特色”,所以对于这些另类励志标语,其实也没必要上纲上线,去呵斥学生“价值观扭曲”、“堕落”。
  
  但是,另类励志标语背后凸现出来的价值观却值得关注,当下,社会道德滑坡、拜金主义盛行是不争的事实。大学教授要求学生40岁前赚够4000万元,电视节目里女嘉宾“宁可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的择偶观……这些一一堂而皇之展现在大众眼前,直接催生了普通民众群体借以自嘲的“屌丝”一词。
  
  以金钱拥有量衡量人生成败的单一价值观居然成为“主流”,同时也侵蚀了曾以“青史留名”为主流追求的官场,使得“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官场实用主义甚嚣尘上,导致了“官德”的集体堕落。
  
  曾几何时,忠厚老实、衣着整洁还是我们普遍认同的价值取向,但现在,高中生们已经把天天逛菜市场和穿地摊货当成了“罪过”,来激励自己向上再向上,虽说物质的丰富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人们的享受标准,但这种对普通群体赤裸裸的身份歧视,难道不值得整个社会反思吗?
  
  当拼爹、拼朋友、拼工作甚至吹牛成为我们人际交往中的常态时,我突然记起了曾经看过一部外国电影,里面有这样一个镜头:一位老太太自豪地向新邻居介绍说,这是我儿子,他是这个镇上最好的木匠。这个镜头,现在想起来真的很温暖,可惜离我们似乎已经太遥远了。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