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呈回归传统节日文化本质
2012-08-23

专家呈回归传统节日文化本质

2012年08月23日     来源: 新华公益

  8月23日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七夕节”。被称作“中国情人节”的“七夕节”,如今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人追捧,精明的商家自然不会错过大好商机,围绕“七夕节”的营销已悄然升温。
  
  记者发现,发达便捷的网络成为商家促销高地。带有“七夕节”烙印的礼物,如鲜花、巧克力、首饰、玩偶等近期销量大增;很多餐馆、商场纷纷打出“七夕节”宣传促销广告;一些反映爱情的影片也选择此时上映,力图借助浓郁的节日氛围招徕观众。
  
  据民俗专家解释,“七夕节”起源于汉代,又称“乞巧节”或“女儿节”。尽管“七夕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较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但并不等同于西方的情人节;只是在现代商业氛围影响下,“七夕节”逐渐成为众多爱情节日之一。
  
  与此同时,不少打算为自己心仪姑娘采购礼物的男性对这个传统节日也有“微词”。今年刚刚参加工作的IT工作者付磊打算带女友去餐厅吃顿烛光晚餐。“但1根蜡烛的价格比我一个月的电费还高。”他苦笑道,“谈钱伤浪漫,谈浪漫伤钱啊。”
  
  在不少女性眼中,被商业化了的“七夕节”也并不浪漫。“80后”单身女青年黄平丽告诉记者,这种消费主义至上的过节方式没有任何情调,演化为消费日的中国情人节与西方情人节还有什么不同?
  
  与男友相恋3年的吴庆玲希望男友能够带给自己一个有中国味的浪漫“七夕节”,而不是送束花,吃顿饭,看场电影。她认为与其到人满为患的情侣集中地排队等座位,还不如散步聊天放松心情。
  
  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王恒展认为,我国传统的“七夕节”具有浓郁的浪漫气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应该借助这个传统节日倡导忠贞不渝的爱情观,让更多年轻人坚定对理想爱情的向往和追求,并使之回归传统节日的文化本质。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