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企业如何把贫穷送进博物馆?
2012-08-21

社会企业如何把贫穷送进博物馆?

2012年08月21日    来源:公益时报网

  台海网8月19日讯 台经济日报社论指出,最伟大的创新不是iPhone,而应是孟加拉的尤努斯创办的穷人银行,这个以穷人尤其女人为贷放对象的银行,30年来已经有逾840万个借贷者,每年借款金额达到450亿元(新台币,下同),让孟加拉这个全球最穷的国家1亿人生活得以改善。因为这个创新,尤努斯赢得了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他更应该被认定是到目前为止,本世纪最伟大的经济学家。
  
  不过,他并不自满,而将努力的目标放在推展“社会企业”,也因为他的投入,“社会企业”掳获了更多世人的目光。他希望藉着更多企业家投注善款设立社会企业,为穷人开一扇门,最终可以创造一个没有穷人的世界。
  
  然而,他的努力显然并不顺遂。在日前来台的专题演讲中他强调:“许多企业年年捐出善款,一捐就是数亿美元的大手笔,一般人见之并不觉得疯狂;何以拿钱出来投资‘社会企业',世人却视为疯狂?”由此可知,“社会企业”的推动工作遭遇极大的挫折。
  
  其实,其中的道理十分易解。原因在于,尤努斯所推动的“社会企业”,也就是20年来从英国发展出来的“社会企业”有一个十分狭窄的定义:企业存在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因而不以营利为目的;如果获利,投资人不配发红利,全供企业扩张与改善经营之用。就头一个条件而言,社会企业的任务就是直接投身于社会服务工作,诸如对穷人贷放、资源回收、扶助独居老人等。
  
  问题在于,这样的工作在市场中所占比重极低,因为1万家企业之中难得有1家这样的企业,即使它们全都成功发展,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仍然微乎其微。何况,当企业不以营利为目的,其投资者与获利全无关联,则期望投资者关注乃至鞭策此企业,并源源不绝投注资金,的确强人所难。不靠他人投注,此企业又不重营利,岂有可能自给自足?事实上,社会企业所担当的工作,原本就是非营利机构(NPO)的领域,现在因为NPO营运困难才别出心裁要将它们变身为企业。这样换汤不换药的作法,当然困难重重。
  
  其实,尤努斯推的社会企业本来就如同徒手要将巨石滚上山顶,极其艰辛。如要成功,除非改弦更张。事实上,在台湾已有现成的模式,扬弃了“社会企业”的一切紧身衣,因而可以事半功倍,更有可能将全社会所有的企业都彻底改变,达到尤努斯梦想的境界。
  
  新模式也叫“社会企业”,但为了有所区别,特别制定了一项公约,称之为“社会企业公约”。依此公约,每一个认同的企业必须做到5件事情:慈悲--将资源分享弱势;幸福--对员工妥善照顾;诚实--对客户真诚不欺;绿色--努力保护环境生态;以及成长--与员工一同学习成长。同时,一个具有充分公信力的认证体系,会对每一个参与的企业从5个面向诊断,越过门槛的,背书推荐,尚待努力的,则藉“社会企业大学”辅导教育体系,请有成功经验的企业家现身说法,分享心得,带领每个企业成为社会企业。
  
  新模式最大的特色,就是不反营利,不但期望企业获利更多、不断扩展,一方面有更多资源分享,一方面让更多员工受惠,而且透过背书推荐,广为周知,使好企业得到市场更大的肯定与支持,而得以扩大其市场空间。
  
  另一个特色则是,所有的企业,不论大小、不分产业,只要有心,都可以投入社会企业的行列,因而有朝一日,可能全台百万家企业都会努力从事扶助弱势、照顾员工、善待客户、爱护地球、不断成长,不敢说贫穷将会送进博物馆,起码,台湾会成为人人艳羡的幸福岛。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