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倒掉警示身边的风险
2012-08-14

牌坊倒掉警示身边的风险

2012年08月14日    来源:京华时报

  睁大眼睛也看不见风险,并不仅仅是经验不足、技术不够,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安全意识不强,只能看见“想得到的危险”。
  
  又是一起“身边的惨剧”。8月12日,杭州着力打造的历史文化街区清河坊的牌坊倒塌,砸中游客造成两死一伤。
  
  出门旅行,在牌坊前留影、房檐下休息,都再普通不过,没有人会想到这还有危险。然而,清河坊牌坊的倒掉,却警示出这种“身边的风险”。
  
  防范身边的风险,是旅游、公共设施的管理者、运营者理应提供的服务;保障身边的安全,也是游客和公众理应享有的基本权利。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台风,清河坊管委会上周刚刚对牌坊进行了检查,并且没有发现倒塌征兆。管委会成员也承认:不明确木质牌坊的维护方法,平时只能从外观观察。实际上,在2009年的管理责任书中,清河坊就表示要建立安全生产组织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加强安全检查。睁大眼睛也看不见风险,并不仅仅是经验不足、技术不够,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安全意识不强,只能看见“想得到的危险”。
  
  在创收增收的指挥棒之下,安全已经退到了旅游景区管理的角落中。抓安全不能产生直接效益,不能带来切实好处,而只是花钱。于是安全人员成为兼职,安全检查也只是随便敲敲、四处看看,不出事就没人负责,也不去狠抓落实。试想,如果有人提出联系专门机构对牌坊进行体检,是不是会被人嘲笑没事找事,甚至引来花钱才有油水的猜测?
  
  旅游景区的吸引力,很大一部分来自软件。而安全,可谓这种软实力的基础。难以想象,如果牌坊成为危墙,公众还想立此存照;如果缆车有触电危险,游客还会觉得兴味盎然。在同质化竞争加剧的情况下,没有安全、舒适、便捷的环境,景区将难以吸引到更多客流。
  
  在更大程度上,“身边的安全”也是现代社会的基础。正因无形之手的托举,我们才不至于时刻警惕“不立危墙之下”,以防高楼的空调机忽然坠落;也正因无形之眼的监测,我们才不至于绷紧神经“防患于未然”,害怕地铁忽然脱轨或是逆行。可以说,有公众对身边安全的信任,才有现代社会的和谐运转。
  
  这启示社会管理者,虽然看不见、摸不着,无法转化成GDP,但安全管理绝非没有效益。于景区,它涉及长久的吸引力;于社会,它涉及民生、涉及权利,涉及信任感带来的向心力、凝聚力。而这,可谓最大的效益。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