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优先多方受益
2012年08月09日
近年来,哈尔滨香坊区委、区政府把社区建设、民生服务摆在首位。“我们对社区居民全方位服务,打造稳定幸福的小社区,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以此构建和谐安乐的大社会。”香坊区委书记孙洪庆说。
香坊区是老工业城区,下辖20个街道办事处、110个社区。2006年,110个社区中公益用房使用面积达到标准的仅10个,近60%的社区用房使用面积在30平方米以下。
后发赶超的香坊区,没有放慢自己的脚步。
2009年,围绕“力争三年使社区公益用房全部达标”的工作目标,香坊区政府为社区的硬件建设投入了真金白银。截至2011年年末,累计投入1.08亿元,新增社区公益用房4.3万平方米,社区公益用房达标率达100%,平均使用面积达400平方米以上。
从上世纪70年代起,在通天办事处的二三五社区、通乡办事处的粮库社区、安埠办事处的增福社区和黎明街道办事处红星村附近,一个100个足球场大的垃圾填埋场让附近居民苦不堪言。市、区两级政府共同投资2亿元改造,占地70余公顷、以中国八大名亭为主景的“林地亭园”呼之欲出。
68岁的金钢亭上世纪60年代起就住在这里,用他的话说——“我家被垃圾场包围了,一到刮风天,到处是恶臭。政府出钱给我们老百姓修这么大一个公园,环境改善了,咱老百姓生病的也会减少。”
在香坊区,一张多方受益的民生网正在铺开。今年以来,以1平方公里辖区面积为服务半径,规划建设22处1000平方米以上的中心社区。“社区15分钟生活服务圈”使90%以上的社区实现群众文化、医疗、助老、缴费、服务“五不出社区”。同时,社区建设的“触角”伸向了广大农村,全区90%的村启动了农村社区建设,50%的村建设了300平方米以上的村级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和1000平方米以上的室外活动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