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收费站真的没“人性”吗
2012-08-08

公路收费站真的没“人性”吗

2012年08月08日     来源: 新闻晚报

  家财万贯,也总会有一时不便:现金不够、拿错钱包、路遇打劫、信用卡被窃……谁说自己一辈子都不会遭遇如此倒霉的场面?而完善的社会制度设计,就应当为大家的“一时不便”备好种种预案,让小麻烦不至于演变为更大的麻烦。可惜的是,并不是所有的政府职能部门都具备这样的服务意识。
  
  就拿公路收费站来说吧,除了收费之外,还真看不出它们有啥别的功能。为司机提供免费茶水?有简易厕所?有急救药品提供?恐怕能够提供的,就只有发票了。但一旦司机因为特殊原因,一时拿不出钱,又该如何是好?
  
  这不,前不久报章上就报道了这样两起和收费站相关的乌龙事件。第一件说的是,从湖北开车回广东东莞的邹先生,在湖南境内的高速上遇劫后身无分文。邹先生等人到达广州太和收费站时,工作人员执意不肯放行,称没收到钱就没得商量。邹先生随后拨打了110,警方到场后均表示“这事管不了”。
  
  看官或许会说,人家收费站的管理人员咋能确定你真被打劫了呢?以后大家都说自己被打劫了,是不是都可以不缴费了呢?但在笔者看来,即使收费员能够确定对方已被打劫了,恐怕还是不会放行。不信的话,请看下一则新闻:
  
  8月2日,乌鲁木齐一公路发生一起车祸, 5人受伤。一辆正在执勤的特警车将伤者送往医院,途中经过柴窝堡收费站时,与收费员就 “该不该交过路费 ”发生争执,特警因怕耽误抢救伤者,交费后通行。收费站工作人员称,该警车没有出具可免过路费的凭据,所以还是要收费。
  
  这条新闻说的清楚,送伤员的是警察叔叔,公信力应当是百分百吧,车上的伤员也是如假包换的。但人命关天的事情,竟然依然撼不动一个僵化的收费制度。
  
  有人或许还会为收费员辩解说,他们的工作绩效是和其收到的钱直接相关的,他若发善心放行了,他自己也会被炒,到时候谁又为他发善心呢?但在笔者看来,需要发善心的不是个别的收费员,而是整个制度的顶层设计者。难道我们在设计收费制度的时候,就不能够为其预留一些弹性吗?
  
  但又怎么做到“预留弹性”四个字呢?说起这个问题,我不由得想起了本人在罗马读书时遭遇到的一个小尴尬。因为不熟悉当地公交系统的运作规则,我没有拿车票在打票机上戳孔,因此被意大利的查票叔叔当作逃票的。按照当地的规矩,逃票的得罚掉好几十欧元呢,穷学生伤不起啊。好在人家的惩罚制度是具有弹性的,你可以拿着罚单到公交总部进行申诉,如果确实不是故意逃票,就很可能会免单。按照同样的思路,对于那些具有特殊原因需要紧急过站的司机,我们的收费站是不是也可以“先放行,后追诉”呢?反正摄像头也会留下司机的车号,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啊。拿到欠款单的司机则必须在时限内到追诉部门阐明理由,这样,是否需要追缴费用的责任,也被转移到了更高的管理层,而和基层员工脱节。总之,解决问题的办法总是会有的,但前提是别不把问题当问题。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