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诠释传统道德追求
2012-08-03

“最美”诠释传统道德追求

2012-08-03          来源:新华网

  广西壮族自治区都安瑶族自治县的农妇梁姣花,跃入水中,用自己的生命将3个孩子推向岸边。这一救人义举,正不断发酵,感动着许多人。
  
  她的故事在当地网络上引发热议。网友“斗牛士”说,瑶山“最美母亲”将孩子拖到岸边,自己却不幸沉入水底,她用生命换来了孩子们的新生,这是一位普通农妇,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最美妈妈”“最美爸爸”“最美母亲”和“最美农民”等冠着“最美头衔”的人正越来越多。有人认为,“最美”已经太多了。但更多人说,这样的人,再多也不嫌多。
  
  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目睹一些见义勇为的行为给当事人带来较大伤害后,面对社会上的一些冷漠行为,一些人往往内心对“见义勇为”四个字退避三舍。
  
  为了让“见义勇为者”得到鼓励和保护,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转发民政部等部门《关于加强见义勇为人员权益保护的意见》,对见义勇为人员的基本生活、医疗、入学、就业、住房等方面作了具体规定,尤其是明确了见义勇为死亡人员抚恤补助政策。
  
  “这一政策有利于扶正社会风气,至少让人们有了信心,认为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传统美德必将得到保护和弘扬。”一名民政工作人员说。
  
  而在网络上,最初出现的“最牛”“最强”和“最囧”等网络语言,是一种无厘头的调侃方式,在近年来网络时代不断发展中,这些表达方式也演化为一种共同的声音:“最美”开始出现,并逐渐成为主流。
  
  广西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所长罗国安说,“最美”是一种网络语言,它以最简短、最令人接受的词语,表达人们内心深处对真善美的追求与赞美,一大群“最美”人群,成为中国传统道德价值观典型代表,这是一种道德价值体系的回归。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