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完美的社会更要传递正能量
2012-07-27

在不完美的社会更要传递正能量

2012年7月27日    来源:华西都市报

  时下,我们处在一个并不完美的社会中:食品安全堪忧、戾气蔓延……种种乱象,伤害了社会的价值认同,造成人际的信任内耗。

  在近日上演的电影《神探亨特张》中,导演高群书不过是从北京街头犯罪纪实的维度,将某些乱象以戏剧化方式抽丝剥茧,细致呈现。电影中,多是些微博红人以网络段子的形式在推进剧情;电影主调又是以一名片警故事来持续传递正能量的“主旋律片”,所以这部不像电影的电影,必然遭遇毁誉参半。

  电影剧情,根据北京双榆树派出所的反扒民警张惠领的故事而改编。但就算是以真实案件为原型,也难免会有艺术加工。比如,那个街头假钞女骗子的女儿被车多次碾压,就移植了“小悦悦事件”的情节。

  这故事,也充分揭示了上述的社会互害链条,更多的还是一种底层的信任缺乏:就像我的染色馒头,蘸着你的地沟油,就着他的瘦肉精和毒奶粉,彼此之间围起了一道信任藩篱。

  不光是食品安全,社会街头公共安全事件也是如此:我在街头用假钞换你真钱,没准我女儿出门就不幸遇车祸,还被肇事司机令人发指地倒车来回数次碾压……

  在这个链条中,谁都难以独善其身。只要社会以相互伤害而非互利为原则运行,那么谁都可能被那高速运转的尖锐锋利的齿轮刺穿乃至吞噬。传递正能量并不意味着就必然有损电影品质。许多经典好莱坞大片,也都是弘扬人类主旋律的正能量片。

  剧中主演张立宪在接受采访时就称:“片中呈现的社会阴暗面,小偷、骗子、碰瓷的,甚至杀人犯……背后都有自己的难言之处,好像也并不是很坏的人,看完之后,心里很难受,就像角色说的,都是负能量”。这话,估计我们面对各色的负面新闻时也有切肤之感。可是,以力所能及的方式传递一点正能量,却也是让社会变好一点点的唯一正途。

  前阵子,《人民日报》刊发了“寻找我们社会的正能量”的系列评论,就像此前他们大获好评的“如何回应社会关切”等一样,引发巨大反响。这样的评论和讨论,不管是电影表达还是媒体呈现,对这个社会来讲,都是向善趋好的,都是一点一滴的正能量传递。直到这力量消解了人性中恶的一面,启动互惠互利的人际关系程序。所以说,与其虚无犬儒,对所有“正面”“主旋律”嗤之以鼻,不如脚踏实地,践履责任。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