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价值在宽度不在长度
2012-07-16

文明价值在宽度不在长度

2012年07月16日      来源:北京晨报

  人类曾因中国的存在而更富足、更自由、更善良也更斯文,所以,我们才赢得了文明古国的美誉。
  
  面对国外学者“中国文明到底够不够五千年”的疑问,近日,社科院考古所所长王巍表示,经考古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源头已初现轮廓,因为那时“权贵阶层业已形成”。
  
  自夸悠久,无可厚非,但过多关注“五千年”,似无必要。
  
  首先,考古发现还在继续,将来说不准还能挖掘出六千年前的,故最好不下定论;其次,就算“上推”到五千年,也大大晚于埃及等文明,且从质量来说,差距明显,不必骄傲;第三,中国文明一直在变化和跃迁中,今天的传统主要是近几百年的积累,五千年前的影响已微乎其微,过甚言之,又有何益?
  
  在文明的发展中,存在“蛙跳效应”,即落后的文明会突然领先,领先的文明会突然衰退。英国曾是蛮荒之地,可它却开启了现代性的大门,一度占据地球陆地近四分之一,而印度、埃及等文明古国,如今却属后发国家,美利坚开国不过200多年,可它的强大,又何须他人证实?
  
  这说明,文明并不是越长越好,还要看它的宽度。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基本的善意与诚信,总以欺瞒、暴力、桀骜、功利的面目示人,不肯为人类共同的文明去付出,拒绝承认基本原则,那么,它再强大、再古老,也不能称为文明。相反,那些坚持正义,主持公道,恪守人类共同美德的国家,它的延续得到人民的集体认同,这才是真正的文明古国。
  
  从历史上看,中华民族为世界贡献了科举制度、儒家与道家思想、工艺精神以及许多经验性发明,人类曾因中国的存在而更富足、更自由、更善良也更斯文,所以,我们才赢得了文明古国的美誉。
  
  今天,要实现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依然要坚持这个理路,应该多想想:在制度层面,我们能对世界贡献什么;在精神层面,我们的道德水准、文化素养、审美趣味等,能否为他人做出榜样;在器物层面,我们能否做出质量好、有创造力的产品,能否彻底杜绝地沟油、毒牛奶等。
  
  相反,专在古上做文章,因为祖宗好,所以我很牛,这样的意淫,怎能赢得尊重?事实是,一个有宽度的文明,只要襟怀坦荡、顶天立地,新又何妨?必须警惕这样的陷阱,每当创造力消失,不愿再承担道义时,总有人会功利性地翻出五千年来,这,恐怕不仅不是对前人的礼赞,反而是最大的亵渎。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