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刀哥”是见义智为的标杆
2012-06-25

“夺刀哥”是见义智为的标杆

2012年06月25日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傅达林

  从这些信息中,不难读出“夺刀哥”勇敢与智慧并存。也正因为如此,他成为值得普遍学习的榜样。
  
  连日来,广州海珠区南华西保安中队副队长黄兆景成为新闻人物,他在街头制服劫匪、救助被劫持幼童被舆论赞誉为“夺刀哥”,成了广州又一位“最美街坊”,政府部门为其申请见义勇为的程序也已启动。
  
  每一名见义勇为者身上,都蕴藏着一座精神富矿,人们从中挖掘出当今社会所需要的宝贵财富。腼腆的黄兆景被拉到聚光灯下,很不自然的表情也印证了这个时代所稀缺的东西:一个源自内心正常不过的行为被人反复赞颂,大概只是因为我们太需要见义勇为了。当舆论都在谴责世风日下的时候,当诸如小
  
  悦悦事件被放大成道德滑坡的时候,“路见不平一声吼”的那一份担当与勇气,无疑具有感动彼此的震撼力量。
  
  在钦佩黄兆景夺刀的勇气与胆量时,我们或许更不能忽略这桩见义勇为个案另一个普遍性的价值:见义智为。视频与媒体帮助我们还原了“夺刀哥”勇敢的另一面:从“我看他比较瘦小,说不定能制服他”,到“装作过马路一般,绕至陈某斜后方”,从“用眼神向警方工作人员示意”,到“利索地把陈某右手往后一扭,将刀锋远离男童”,这些看似不经意的描述,隐含了其见义勇为中的诸多信息:双方实力的判断,实现救人的行为选择,寻求警方力量的配合,自己实力的准确发挥……
  
  从这些信息中,不难读出“夺刀哥”勇敢与智慧并存。也正因为如此,他成为值得普遍学习的榜样。在应对危机的见义勇为中,机智和冷静与勇气同样
  
  重要。如果空有一腔热血,可能连自身和人质的安全都无法保证,这样的勇气便不值得效仿。生活中不乏此类个案,有人冒着巨大人身风险见义勇为,致使自己做“无谓的牺牲”;有人盲目蛮干,致使被救助者遭遇更大损失。其实,见义勇为也是门“技术活”,需要行为者具备一定的能力素质,需要遵循最小损害原则科学作出利弊判断,还需要恪守法治底线。
  
  自古以来,人们就崇尚智勇双全的人。面对不公与不义,勇气成为稀缺品,但对勇气的呼唤不应遮掩住其他可贵品质。英雄值得人们欢呼与崇拜,不仅是因为其救人的动机与勇敢,更因其行为方式的正当与恰切。由此,见义勇为是必须弘扬的品质,而见义智为更是值得大力推崇的行为模式。从这个角度看,黄兆景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标杆。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