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建豪华校旨在教育均衡
2012-06-14

禁建豪华校旨在教育均衡

2012年06月14日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王石川

  均衡教育不是削峰填谷,而是造峰抬谷,使每所学校都处于较高的水准。
  
  常常听到有人抱怨上学难、择校难,实际上更准确的表达应该是,上好学校难、择好学校难。换言之,“有书读”的问题解决之后,接下来应该解决“读好书”的难题,而这就牵扯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现实命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2012年要实现义务教育初步均衡,到2020年达到义务教育的基本均衡。日前,北京市教委更与各区县签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责任书”。
  
  打量北京市教育新政即可发现,若有未达标学校区县禁建豪华校,为逐步缓解择校现象,学校不得设重点校和重点班,正是为了助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择校热愈演愈烈。原因很简单,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优质学校就读?优质学校不仅拥有优良设备,更有优秀师资力量。如果区域内仍有未达标学校,却把有效的教育资源投向豪华校或再建豪华校,就会形成严重的马太效应,即便优质学校发展再强势,因为未达标学校的存在,当地教育发展仍是跛脚的。
  
  “不得建豪华校”,具有鲜明的导向意义。一个细节不能不提,与全国范围内2020年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相比,北京市制定的时间表是,提前5年即2015年全市16个区(县)全部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提前实现的前提是践行稳健而清晰的路线图,即各区县逐步缓解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现象,学校不得设重点校和重点班,以及“不得建豪华校”等等。
  
  应该看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单一而苍白的,而是具有丰富内涵,体现在多个层面,按照全国人大代表、着名教育学者周洪庆所称,义务教育要均衡化,在措施上应该四个方面加以细化,一是师资的均衡化,二是基本设施的标准化,三是课程设置、考核评估的一体化,四是财政投入的保障化。全面实现这四个方面,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才让人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因此,“不得建豪华校”的初衷虽好,但如何让这一善政很瓷实地得到落实,尚需配备一定的细则,进行更详尽的制度设计,比如如何定义达标?达标之后怎么办?
  
  当然,均衡义务教育绝非奉行平均主义,不是把优质教育资源像摊大饼似的摊开,各个学校都见者有份,若如是,就是对义务教育均衡化的窄化。简言之,均衡教育不是削峰填谷,而是造峰抬谷,使每所学校都处于较高的水准,这才是人们看到的美妙现实。
  
  “不得建豪华校”,为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注入了一股新鲜活力,期待教育公平的阳光照进每一个学校、每一个孩子身上。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