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不曾冬眠围观温暖中国
2012-05-18

爱心不曾冬眠围观温暖中国

2012年05月18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李泓冰

  从网上擦肩而过,到网下抱团取暖,每一个人的举手之劳,都可能照亮并温暖别人的世界
  
  “外公,带你来上海新天地,下次请你喝一杯!”“这是悉尼,自家阳台。这个城市蛮美的,玩一趟很值的,外公!”“同在北京没什么好拍,照一张我们班黑板,还有二十几天高考,希望外公好起来。一起加油!”……
  
  86岁的重病老人几乎在世界各大洲都留下了微笑的身影,而这是他孝顺的外孙女凌一凡5月11日晚7点在微博求助后结的善果。短短数日,数万网友亲热地带着“外公”游遍全球,包括南极洲,温暖了老人的生命记忆。
  
  凌一凡的外公有幸生活在网络时代,生活在“围观”之中。如果倒退二三十年,带着重病的外公游遍世界,只能是女孩编织的一个美妙而辛酸的童话。如今,一条微博数日即被十万网友围观,全世界的美景蓦然涌到病床上的老外公眼前——围观的力量,让一个女孩对外公的依恋迅速在全球升温,让每一个带外公游览的、每一个转发的、每一个旁观的网友,都心头一暖。举手之劳,却让世界在外公以及更多的人心中瞬间美好。
  
  还有一位被围观的年轻人是美国留学生陆杰森。他在麦当劳门口陪着乞讨老人吃薯条的情形被网友拍下,他在网上瞬间“亮了”。很多人在为这一幕感动的时候,会自问:举手之劳,可我能做得到吗?
  
  最让人温暖、也最让人痛楚的一幕,发生在佳木斯市。29岁的女教师张丽莉在大客车撞来时,奋力推开学生,自己却被轧断了双腿……这一幕在网上被迅速传播,“最美女教师”牵动人心,数以万计的网友纷纷留言为张丽莉祈福……
  
  在许多人的心目中,网络和微博时常热衷传递“坏消息”,特别是在社会诚信被众多“坏消息”屡屡伤害的当下。有网友调侃,看半天微博,需要看一周的“好消息”才能疗伤。美国尼尔森弄了一份亚太各国网民用户习惯报告,称只有中国网民发表负面评论的意愿超过正面评论,有62%表示更愿意分享负面评论,而在全球网民的这一比例则为41%。然而,上述三个真实的故事,也是经由网络发酵,让温暖迅速传遍全国,乃至全球。这说明,尽管遭遇诚信危机,特别是慈善事业曾经遭遇重创,但国人心中的善念从来不曾冬眠。
  
  围观可以改变中国,围观也可以温暖中国。中国从来不乏舍生取义的英雄,不乏古道热肠的芳邻,民间也依然潜伏着巨大的公益热情,只需给大家一个可以信赖的出口,这份爱与善的力量就会喷薄而出,纷起响应。
  
  民气从来可用,围观让爱升温。爱心与善举,在民间拥有海量的精神资源、物质资源和信息资源,这是一座足以支撑民族精神的富矿,网络的力量足以唤醒因个别事件而变得小心翼翼的爱心,并让善名远播,让英雄的光亮烛照你我。
  
  有句诗说,别忘了,你的世界我曾经来过。这可以恰切地形容在网上相遇的你我。从网上擦肩而过,到网下抱团取暖,每一个人的举手之劳,都可能照亮并温暖别人的世界。
  
  这真好,不是吗?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