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午餐晒财务的标杆意义
2012-04-12

免费午餐晒财务的标杆意义

2012年04月12日    来源:公益时报网   作者:王石川

  据报道,在8日的免费午餐基金周年庆典上,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发布基金2011年财务报告,从2011年4月2日项目启动截至去年12月31日,免费午餐基金共募集善款1833万元。中国福基会表示,这是基金会首次针对下面的项目发布单独的财务审计报告。
  
  免费午餐项目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蘸满着浓厚的良善,也应者云集,一再激活着人们内心的美好,因此无论贫富,总有人积极响应,从2011年4月2日到12月31日的274天里,共募集善款1833万余元,平均每天募集6.5万元,按照每份免费午餐3元计算,相当于每眨一下眼睛,就募集到2份免费午餐。但同时,也一直争议不断,不少人担心善款的流向以及对团队管理能力的不信任。
  
  信息公开透明是冰释质疑的最佳路径。如今,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发布基金2011年财务报告,这是基金会首次针对下面的项目发布单独的财务审计报告。诚然,免费午餐项目由民间人士发起,挂靠的是中国福基会免费午餐基金。民间慈善挂靠在基金上,并无不可,作为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一支新的独立的基金,免费午餐项目找到挂靠的婆家更便于开展工作,而中国福基会也有义务对免费午餐项目负责,为其发布单独的财务审计报告,是题中应有之义。
  
  “把免费午餐的信息披露工作做好,对公益行业也是一种促进。”免费午餐基金管委会主任肖隆君表示。无独有偶,免费午餐项目发起人邓飞表示,福基会晒的这个财务报告代表着免费午餐为公益组织和公益领域所做出的探索,免费午餐愿意做先行者,通过公平、透明和接受监督来提升公益事业公信力。很显然,在一些慈善机构遭遇公信力之困的现实语境中,唯有不断公开真实可靠信息,让公众评头论足,便于质疑者推敲和挑剔,民间慈善才能提振自身形象,赢取公众信任。做慈善,光靠满腔激情不够,靠道德感召力也不够,必须依赖专业化操作,制度化推进。因为慈善毕竟不是一锤子买卖,人们感动了就捐了,捐了就完事了。要激发人们源源不断的善念,就得让人们参与其中,让捐款者放心,让有需要的人真正得到满足。
  
  我们还看到,免费午餐基金成立了监委会,王振耀、宁财神等10人成为首届监委会委员。监委会对免费午餐基金有巨大的制约力,免费午餐基金在做出一些重大决策的时候,会提前征询监委会委员们的意见和建议,让决策更加合理。成立监委会,主动寻求监督,这也称得上制度创新。
  
  公开透明,专业化操作,制度化监督,这是免费午餐项目走得稳健的前提。期待免费午餐项目走得更远,为其他类似项目树立标杆性意义。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